解读《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时间: 2022年6月10日(星期五)下午3:00
出席: 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衣军强 山东人才集团副总经理褚国良 省财政厅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单彦彦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流动管理处处长刘保俭 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袁永鹏
内容: 邀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字实录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宋德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衣军强先生,山东人才集团副总经理褚国良先生;省财政厅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单彦彦女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流动管理处处长刘保俭先生;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袁永鹏先生,介绍《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衣军强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衣军强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次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一下《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人力资源服务业直接服务亿万劳动者和广大用人单位,是促进社会化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是赋能百业的“链点”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022年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委作出了十大创新的决策部署,向全省发出了创新求突破的动员令。为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推动作用,我们研究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迫切要求。省委人才座谈会上,干杰书记强调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以市场化手段配置人力资源的有效载体,在提高人才流动配置效率,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要紧紧锚定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聚焦人才引育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独特优势,创新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吸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二)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是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在刚刚结束的省十二次党代会上,干杰书记将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强调要紧紧围绕“走在前、开新局”,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使命。我们要聚焦“走在前、开新局”,自觉把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先手棋和突破点,突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保障,扎实推进实施,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加油助力。

(三)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是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全省人社系统把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统筹谋划,创新思路举措,全力攻坚突破,人力资源服务业步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2021年,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超1200亿元,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但对照经济社会需求,对标先进省市,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亟需以改革谋发展、以创新促跨越。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打造行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努力推动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新跃升。

在制定过程中,我们坚持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相统一,深入产业园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从业者、行业协会等意见建议,广泛征求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有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及发改、财政等省直部门单位意见建议,深入剖析短板弱项,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确保《实施意见》站位更高、方向更准、措施更实。

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就业为根本,以提高人力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为导向,以培育壮大人力资源服务力量为抓手,提出6大创新行动、30条创新举措,推动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新跃升。

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创新引领,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在扩大总量规模、提升服务质效、增强专业化程度、提高国内国际竞争力、优化市场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聚力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推动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主要举措:在推进服务融合创新上,加快发展优质猎头服务,鼓励发展人才测评、人力资源外包等高附加值业态,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业”行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拓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经营范围,培育行业发展新增长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结构。在推进协同协作创新上,推动公共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建立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实施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开拓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空间,推动行业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在推进行业集聚创新上,持续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力度,健全完善园区运营管理机制,完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协调机制,释放行业集聚发展倍增效应。在推进机构培育创新上,实施“品汇山东”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培育计划,支持行业机构加大创新力度,鼓励创新资本运营方式,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十四五”期间,培育50家行业领军机构、50家在细分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机构,引进一批国外知名机构。在推进人才培养创新上,实施“齐鲁鲲鹏”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人才培育工程,健全行业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省级行业人才智库,全面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素养强、结构层次合理的行业人才队伍。在推进行业监管创新上,完善行业监管制度,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标准,全面推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告知承诺制,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鼓励发展行业社会组织,推动建设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我们很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宋德印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宏网记者

近年来,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年均30%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已经步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请介绍一下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取得了哪些成效? 

   衣军强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在行业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行业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

一是行业规模显著扩大。我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呈现“裂变化”趋势,形成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基础、经营性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含劳务派遣机构)901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实现年营收超1200亿元,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机构实力稳步提升。在我省大踏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人力资源供需两端服务需求不断释放,激发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实现蓬勃发展,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全行业占比达到95%,年营收过亿元机构220余家,经过多年积淀,诞生了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骨干机构,提供涵盖招聘、猎头、测评、代理、培训、外包、派遣、信息化管理等在内的全链条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机构的社会认知度和服务便捷度全面提升。

三是产业园区渐趋成熟。当前,我省已实现全省16市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覆盖,集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各类配套企业966家,年营收343亿元,纳税额超8亿元。建成济南、烟台2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青岛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并在全国创新建立省、市、县三级共建的国家级行业平台建设发展协调机制。全省行业已形成了集聚发展的共识,产业园已成为行业创新高地,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四是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我们历来高度重视行业发展政策体系建设,以环境优化、产业升级、服务提升、品牌发展为导向,陆续出台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办法等多项扶持政策,各市也结合实际,相继制定若干措施,建立了省、市两级较为完整的政策保障链条。特别是去年,我省在全国首个出台省级“十四五”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文转发各省市,成为我省行业发展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五是社会价值逐步凸显。人力资源服务涉及就业和人才两大领域,服务就业优先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支撑。2021年,全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共为149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实现就业和人员流动798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近2万场次、培训84万人次,开展人才测评55万人次,成功推荐选聘高级人才近6.5万人,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实施意见》是在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基础上,科学谋划出台的一项管长远、利长久的综合性文件。接下来,我们还将研究制定一揽子配套政策,开展一系列改革试点,一体化推进各项创新举措落实落地。 

   大众日报记者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从刚才衣主任的介绍中了解到,我省现已拥有庞大的行业市场主体,形成了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请问,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激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释放更多的创新活力? 

   刘保俭

谢谢您的提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只有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出来,才能形成行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下步,我们将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把机构培育创新作为重中之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好、走稳、走实创新之路。

一是走好专业化深耕之路。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过4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如今的“专有名词、专业公司、职业群体、行业标准”,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下步,我们将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专业化发展为基点,聚焦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人员,着力在“专、精、深、细”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水平。“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50家细分领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

二是走好品牌化驱动之路。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竞争正在由“扩规模”向“提质量”转变。这就需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重视品牌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下步,我们将组织实施“品汇山东”人力资源服务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着力培育一批内强服务、外树形象的优秀机构,形成良好的山东品牌口碑效应。

三是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当前,数字变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因子、最快变量、最强动能。数字技术、虚拟技术、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必须把准时代脉搏,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让发展后劲越来越强、发展活力越来越足。为此,我省将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业”行动, 鼓励行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发展,为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四是走好协同化融合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对行业发展作出了清晰定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只有更好地融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与其他产业同频共振,才能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扩大行业影响力。为此,我们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举办各类展览峰会、论坛赛事、推介洽谈、研讨交流等活动,积极搭建协同融合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多方共融共生共赢。 

   齐鲁晚报记者

这次省6部门出台的《实施意见》,集中提出了推进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30条创新举措。请问,下一步财政部门在支持这些创新举措落实方面,将出台哪些保障措施? 

   单彦彦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级财政始终将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作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予以重点保障,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对于强化引导扶持,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促进充分就业、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促进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多项举措,下一步省财政将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聚焦关键环节,优化政策供给,全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持续发展壮大。

一是支持集聚发展,打造优质园区平台。积极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做大做强,对新确定为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分园的,给予一次性奖补。同时,大力支持产业园持续发展,根据运营状况评估结果择优给予奖补,引导产业园为入驻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增强集聚发展效应。

二是强化支持引导,培育优秀机构品牌。重点围绕人才引进、转型创新、促进就业等方面,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机构择优给予奖励,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优质猎头服务,创新开展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深入开展就业创业、稳岗扩岗、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做优,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各类人才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机会。

三是优化政策环境,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支持开展交流展示、推介洽谈、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活动,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赋能提升,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水平。今年将重点对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全省人力资源服务大赛等活动给予支持,进一步打响我省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开放发展、整体发展,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

谢谢! 

   山东电视台记者

当前,我省正在大力实施人才引育创新行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引才育才的重要社会力量,作为全国首个省级人才集团和省内大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请问山东人才集团是如何发挥市场化作用开展人才引育工作的? 

   褚国良

去年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引领作用,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集团成立一年多来,我们坚持平台思维、市场导向、链条服务,围绕人才引育创新,探索了基于大数据支撑的“人才+引进+服务+金融+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猎(猎聘)+育(培育)+投(投资)”的商业模式。第一,坚持“全省一盘棋”谋篇布局。纵向成链,逐一对接16市,通过股权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省市资源高效协同,与济南、青岛、潍坊、泰安、日照的合作已经落地。横向成面,深度开展与央企省企、高校院所、行业头部企业合作,与70家单位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点面结合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为市场化人才引育奠定良好基础。第二,聚焦重大战略搭台赋能。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黄河科创基地建设,规划建设面积9.8万平方米的国家级科创平台。落实海洋强省战略,推动建设“海洋国际人才港”,与青岛率先设立初期5亿元的海洋人才发展基金,协同打造全球海洋人才高地。落实省部共建职教高地战略,引入以色列、德国等职业教育资源,打造国际职业教育产业园。“筑巢”“引凤”结合搭建平台,为市场化人才引育营造良好生态。第三,坚持数字化核心支撑。坚持业务数字化、数字产品化,建设全省统一的人才数据平台,汇聚人才信息、岗位需求、科研成果、人才政策等数据2.5亿余条,实现人才地图、产业地图、政策地图、科创地图多图合一。开展数据治理、智能应用,开发数字化应用产品,推动人才供给需求精准匹配。第四,实施“双轮驱动”引才战略。在直接引才方面,畅通80条引才渠道,选聘62名引才大使,搭建“智荟桥”引才平台,打造“才聚齐鲁 成就未来”引才品牌,推荐引进各类人才5600余名。在柔性引才方面,布局建设“人才飞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建设“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在济南建成5.3万平米的“山东人才大厦”,在青岛布局第二总部,实现人才创新在当地、创业在山东。另外,积极服务企业家队伍建设,建成全国第二家高级经理研修院,开展“世界儒商培育”课题研究,累计培训各类管理人才1200余人。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作为市场促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在推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还有哪些创新举措? 

   刘保俭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们把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市场化社会化就业的重要手段,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优势,坚持“多端”发力,释放行业效能,持续推动市场化稳就业促就业。2021年,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为149万家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帮助实现就业、择业和流动798万人次,为全省就业大局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政策端“筑基培根”,加强制度保障。研究制定全省“十四五”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划、行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等,强化制度供给,引导机构服务就业优先战略。2019年以来,在财政部门支持下,认真开展省级扶持项目遴选和省级产业园综合评估,将稳就业促就业效果作为重要考察指标,发放奖补资金4000万元。近期,我们配套制定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引航助跑”行动方案,通过“六强举措”,即强保障助企业复工达产、强服务助求职精准便捷、强平台助就业提质增效、强培训助职业技能提升、强协作助劳务品牌发展、强规模助行业吸纳就业等,进一步提升行业稳就业促就业水平。

二是供给端“造林育苗”,培育骨干机构。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骨干机构的培育工作,采取梯队培养发展模式,梳理形成全省综合性骨干机构和六类细分领域优质机构名录,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有社会责任感的骨干企业,在服务就业优先、人才引进等重大战略方面,给予奖励支持。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研发引进在线招聘、灵活用工、背景调查、数据分析整合等数字化服务,持续强化产品供给,帮助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去年,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获评“山东省就业创业先进集体”,10名从业者获评“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三是需求端“扩枝散叶”,搭建对接平台。去年以来,我们开展“百家机构助千企”、“国聘行动”走进国家级产业园、“十强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洽谈会等专题活动,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今年,我们创新开展“百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校园”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全省34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克服疫情影响,开展线上专场活动163次,组织1027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需求近6万人,吸引毕业生参与8.7万人次。下半年,我们将举办全省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洽谈会,释放需求端吸纳就业能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和劳动者提供“零距离”对接服务。

四是人才端“浇水施肥”,提升就业质量。积极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快转型升级,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结合产业结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向劳动者提供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就业培训和服务,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去年,全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培训班1.85万次,培训劳动者84万人次。下步,我们将通过“引航助跑”行动,继续引导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优化技能培训项目,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模式发展,积极参与稳岗扩岗、以训稳岗、重点群体专项培训等工作,助力劳动者积累人力资本,提升就业质量,有效化解结构性失业风险。 

   新黄河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要求我们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协同协作创新,围绕服务重大发展战略,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将如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创新发展? 

   袁永鹏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东营是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在沿黄流域具有重要战略区位优势。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承载城市,东营在推动落实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创新发展上迎来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近年来,通过园区建设、政策扶持、机构引育等多项措施,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围绕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发展,打造以东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核心的“一中心多平台”发展格局。去年以来,园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产值31.7亿元,创造1.14万元/m2的单位面积价值,通过引进上海外服、北京易才等大批知名头部企业,带来前沿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助推本土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迭代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业对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以来,在省厅的指导下,我市锚定“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目标定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分赴沿黄省区进行对接,就深化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达成了共识,分别与黄河流域8省11个城市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并与省外2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签订合作协议。下步,我们将以落实《实施意见》为契机,高举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创新发展大旗,举办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和中国(山东)首届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赛决赛。同时持续深化与沿黄各省区的深度合作,从四个方面推动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创新发展。

一、推动产业共建。联合举办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赛事、区域协作活动,推进服务品牌共建。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合作、并购、合资等方式,实现产品创新升级,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业态,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特色优势产业。

二、推动平台共享。围绕求职招聘、职业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强化区域合作,共享供求信息。加强行业协会交流,协商制定区域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及行业自律公约。支持全流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结对共建,拓宽协作渠道,共享优质资源,打造一批有活力、有效益的特色园区。

三、推动人才共育。联合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行动,通过高级研修、专题培训、访问游学等形式,共同培育一批新型人力资源服务人才,夯实区域协同发展人才基础。

四、推动就业共促。依托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重点产业行业协会,通过线上线下、机构联动等方式,开展区域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实现人力资源精准有效配置,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推动沿黄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谢谢! 

   宋德印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处范洪艳,联系电话:51788090。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更多>>
  • 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衣军强

    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衣军强

  • 山东人才集团副总经理 褚国良

    山东人才集团副总经理 褚国良

  • 省财政厅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单彦彦

    省财政厅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单彦彦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流动管理处处长 刘保俭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流动管理处处长 刘保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