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推进平安建设创新 服务高质量发展情况
时间: 2022年3月30日(星期四)上午10:00
出席: 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孙成良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新闻发言人王闯 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振忠 省公安厅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海防 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齐延安
内容: 邀请省委政法委负责同志等介绍推进平安建设创新 服务高质量发展情况
 
文字实录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丁绍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 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邀请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孙成良先生,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新闻发言人王闯先生,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振忠先生,省公安厅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海防先生,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齐延安先生介绍我省开展平安山东建设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孙成良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孙成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平安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担当、创新作为,着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我省成为全国最安全、最安定、最安宁的省份之一,有力服务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为“中国之治”作出了山东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平安山东建设格局更加完善。省、市、县三级建立平安建设领导机制,党领导平安建设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全环节、多角度、成体系的大平安建设格局逐步形成,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各领域工作全面加强。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突出。深入开展平安建设领域有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化县(市、区)试点示范作用明显,圆满完成各类重大安保维稳任务。三是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战果显著。2021年,全省侦办涉黑案件10起、恶势力集团案件57起;依法严打各类违法犯罪,破获刑事案件11.08万起,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破获电诈及关联犯罪案件3.4万起,止付资金416.5亿元,万人发案数全国最低。人民群众对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满意度达97.38%,居全国前列。四是法治环境不断优化。推动建立优化法治环境协调机制,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排民忧12件实事”,省市政法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重大项目829个。严厉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2021年共立经济案件7243起,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00多亿元。在2021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我省法治环境排名第一。五是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有效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省市县乡综治中心建成率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村(社区)普及率均达到100%。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诉源治理,2021年全省法院收案同比下降11.3%,是全国降幅最大的省份。六是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效应凸显。平安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全省涌现出一大批组织领导有力、特色亮点鲜明、基层基础扎实、实际效果明显的平安建设先进典型,形成了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是全面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实际举措,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补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短板的迫切需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发出了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动员令。2022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深入把握加强风险防控创新的要求,重点围绕十个方面,切实推进平安建设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

一是抓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创新,切实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源头预防是治本之策。我们坚持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延伸,健全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启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化建设推进年活动,特别是开展稳评工作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行动,对沿黄9市的涉黄河生态保护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坚持应评尽评,把牢我省黄河流域发展风险隐患防控关口,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二是抓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切实筑牢平安山东建设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坚持大抓基层基础,创新方法路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全力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达标验收工作,开展“综治中心建设提升”工程,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让长治久安的底座更稳固、基础更扎实。

三是抓实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创新,切实从根本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黑恶势力是社会的毒瘤,人民群众对黑恶势力深恶痛绝。我们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创新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体制机制,升级扫黑除恶线索案件智能化管理平台,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扫黑除恶“固本清源”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无黑、无恶、无霸痞“三无”创建活动,推动全省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 

四是抓实执法司法监督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民的期盼,也是法治的“生命线”。我们坚持严格执法司法标准界限,防止过度执法、粗暴执法,推动执法司法问题整治常态化,分系统、分层次开展“点穴式”专项整治,开展涉法涉诉信访“四查四清四到位”专项行动和顽瘴痼疾、重大案件挂牌攻坚行动,推动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五是抓实保护人民群众安全创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安是最大的责任。我们坚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立法执法力度,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创新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和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制度,全面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构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长效机制,护航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和帮扶救助,强化重点人员和重点物品动态管控,严防发生极端案(事)件。

六是抓实优化法治环境创新,切实提升法治服务保障能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坚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功能,深入开展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排查、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行动,积极维护健康安全的金融环境;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知识产权保护、防范应对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重点工作加大法治服务供给,积极稳妥推进破产审判制度创新,继续探索完善破产预重整机制,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破产挽救机制,尽最大努力让更多企业渡过难关。 

七是抓实智能化治理创新,切实以数字技术赋能平安建设。智能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坚持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打造智能化平安建设新模式,深化全省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深化全省跨部门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平台建设,拓展全省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应用;深化“雪亮工程”智能应用,提升综合预警能力和应急指挥调度水平;加强平安建设督导评价创新,探索推出平安指数,提升工作指导和调度推进的科学性、精准度。

八是抓实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创新,切实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平安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方针,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出台关于深化平安山东创建活动的意见,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基层和行业创建活动,以各地各行业平安汇聚全省平安,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九是抓实“放管服”改革创新,切实提供便民利民的暖心服务。群众的评价是平安建设的“试金石”。我们坚持立足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新需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建设,深化智慧政法建设成果应用,紧扣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加快推动一站式建设向基层、向社会、向网上、向重点行业领域延伸,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和“一站办”“一次办”,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十是抓实平安建设重点工作创新,切实在攻坚克难中打开新局面。平安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坚持突出重点,抓点带面,认真梳理、紧紧扭住省级层面各行业、各领域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1-2个突出问题,实施“创新平安山东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护航工程,牵住牛鼻子,制定任务书,明确路线图,落实责任状,以钉钉子精神一个一个打好攻坚战,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平安山东建设全面提档升级、走在前列。  

   丁绍敏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宏网记者

请问检察机关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张振忠

自2019年部署开展“保护母亲河”专项活动以来,我省沿黄九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办理了一大批公益诉讼案件,有效保护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下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最高检的决策部署和省检察院党组的部署要求,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重点领域办案力度。始终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和精准监督的理念,继续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行动,围绕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问题,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安全生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突出办案重点,加大办案力度,办理一批有影响、有份量、效果好的公益诉讼案件。 二是建立完善跨区域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与沿黄省区以及我省沿黄九市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异地取证、生态修复等方面形成办案合力。推动跨区域环境资源类案件集中管辖、指定管辖,有效防止和排除地方干扰,着力解决“一方管不了、各方都不管”的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进行挂牌督办或提到上级检察机关办理,增强威慑力。三是加强与法院、河务、环境、水利等司法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中的主体作用,与行政机关形成良性、互动、积极的关系,在完善联合巡查、研商交流等机制方面持续用力。加强与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着力推动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全力保障黄河下游长治久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建立生态修复基地,促进受损生态环境修复,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人民公安报记者

山东公安机关是如何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的? 

   王海防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工程。山东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省治安案件和盗窃、抢夺等可防性刑事案件数量连续多年下降,2021年全省群众安全感再创历史新高,以实际行动守牢了社会稳定底线。

一是推进机制改革创新,提升警务实战效能。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警务体系,着力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打造“风险防控全面精准、决策指挥高效顺畅、数据资源融合共享、警种部门合成作战、网上网下同步应对”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切实提升实战效能。创新“互联网+110”接处警模式,积极拓展互联网、物联网等多维报警渠道,全力提高接警、派警和处警效率。全面推行网格化动态巡防机制,最大限度屯警街面、网格布警,有警接警、无警巡逻。报警多渠道,处警再提速,努力做到速度更快一秒、平安更多一分。

二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凝聚群防群治合力。全面深化“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盘活内部各警种、社会各部门及群众自治组织等治安防控力量。对内打破警种壁垒、强化合成作战、警务协作;对外通过“公安搭台、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社会治理警务共同体。全省打造了“沂蒙乡贤”“泉城义警”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平安创建力量持续壮大。全面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持续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推动“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切实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三是加强防控单元建设,夯实精准打防基层基础。我们注重加强治安防控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推动防控资源、防控措施向社区、单位、重点部位等基本单元延伸。加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融合应用,将智慧警务和社区警务延伸,做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小单元,进一步推进智慧安防小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让社区更安全、群众更满意。加强内部安全防控,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保安服务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保安服务行为,落实企业单位主体责任,提升内部安全防范能力。加强治安要素管控,大力推进涉危险物品企业联网管理,强化对易燃、易爆等各类治安要素的依法管控、精准管控和动态管控,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山东公安机关将坚持把工作基点放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新,坚决守好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一排底线”,以党和人民满意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众日报记者

我省安全生产工作整体形势向好,但是部分领域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围绕安全生产领域,我们出台了哪些法规规章制度? 

   齐延安

近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修订了《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近十部法规规章。一是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2019年,我们出台了《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和《山东省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办法》,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的分析调查、风险评估、监测预警、防御管控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去年新修订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近期公布的《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了隐患排查的工作制度、明确了隐患治理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通过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对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压紧压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当前,我省面临的很多安全生产问题均是由于生产经营单位未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造成的。为此,新修订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突出强调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例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部分高危单位应当配备安全总监,专项分管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对生产经营区域内常驻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等等。《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预案制定、定期演练、应急救援等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前,我省近万家高危生产经营单位配备了安全总监,极大促进了企业内部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三是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修订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对安全生产权责清单、巡查约谈、安全生产检查等内容进行了细化,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强调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近期公布的《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对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新增了中央驻鲁有关单位的职责,进一步明确职责划分,使我省的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更加完善。 

   齐鲁晚报记者

请问全省法院在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作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成效?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推动?  

   王闯

近年来,山东法院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全面加强破产审判工作,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在2020年度全国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中,我省3个城市入选全国“办理破产”指标标杆城市,办理破产3项指标获得满分;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我省司法指标得分居全国第一位。开辟破产处置绿色通道,助力我省重大战略。制定全省法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2条意见,出台“僵尸企业”司法处置方案,设立“僵尸企业”出清绿色通道,开展“破风”行动专项清理破产积案,加快破产处置速度。2018年以来,山东法院共受理各类破产案件6267件,化解不良资产约7000亿元,盘活存量资产约1300亿元,切断担保圈债务额约4300亿元,安置企业职工约18.5万人。破产结案数量实现连续三年翻倍增长,破产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从1234天下降至753天,简案快审程序案件压缩到6个月以下,最短用时36天,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疫情防控,保障经济平稳发展。出台促进破产重整、落实“六保”“六稳”任务8项措施,制定疫情期间保障困难企业发展10条意见,依法支持防疫抗疫急需物资产业链破产企业恢复生产。加强制度创新,优化破产审判职能。一是加大重整力度,充分发挥救治功能。山东破产企业一般体量较大。为尽可能减轻破产对地方的经济震荡,促进企业重生,全省法院高度重视破产重整、和解工作,对涉及国家重要产业、具备核心技术和挽救价值的困难企业积极引导走重整救治路径,2018年以来促成破产重整和解结案698件,高于全国法院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二是创新处置方案,妥善破解“三难”问题。省法院出台破解破产处置“三难”问题指导意见,对解决土地处置、职工安置、债务清理等难点问题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完善审判机制,努力开创山东经验。在全国率先实行破产管理人市场化选任,全省16个地市实现破产府院联动机制全覆盖,预重整、个人债务清理等破产前沿工作取得有益经验。设立济南、青岛2家专业化破产法庭,5个法院设立破产审判庭,各地法院普遍设立破产审判团队,推行院领导主办破产案件制度,形成“院长+庭长+员额法官”团队运作模式,院领导主办破产案件占比超过26%。积极推进破产简案快审,参与跨境破产修法编纂,进行个人破产制度改革探索,为破产法修订完善贡献“山东智慧”,破产审判山东经验初具影响。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进一步聚焦中央要求,紧紧围绕省委决策部署,继续做好推进破产制度创新、化解财产处置难题、简化案件办理流程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作用,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司法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山东法制报记者

刚才的新闻发布稿中提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和入职查询制度。我们注意到,最高检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的强制报告制度和入职查询制度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成为法律规定。我省两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振忠

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制度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密切相关,对从源头上减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生、破解案件发现难、报案不及时等有重要意义。全省检察机关在制度落实过程中,注重整合各部门资源和力量,努力推动形成部门联动、衔接有序、密切协作的未成年人保护良好局面,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一是明确“主攻点”。省检察院会同相关八部门下发了贯彻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意见的通知,根据开展情况发现,强制报告案件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卫健部门和医院报告的案件占比达81.3%。聚焦重点领域,将学校、医院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行业作为“主攻点”开展工作,联合省教育厅、民政厅、卫健委三部门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落实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专项行动。去年9月份开学季,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开展一次犯罪记录大清查活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边”的安全。二是画好“作战图”。联合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落实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为各地更加有效地开展强制报告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与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就相关具体问题达成共识,共同推动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共与教育、民政、妇联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117次,形成工作机制52份,为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三是立下“军令状”。要求对应报告不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未履行入职查询职责的启动责任追究机制。各部门采取专门通知、会议部署、抽查督导等多种方式,确保本系统的一线工作人员对该项制度“应知尽知”。针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案件,共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32份,督促及时整改和对责任人员追责问责。四是织密“保护网”。注重延伸检察保护触角,动员基层社会组织力量,加强农村偏远地区未成年人保护,编织起一道横到边、纵到底的未成年人社会综合保护网。高密市院联合民政、妇联等部门在全市866个村建立“一站式”多功能村级未成年人保护站,确保及时接受强制报告线索,打通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公里”。该项工作被省教整办评为全省“政法为民办实事”优秀成果,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媒体记者团进行了专题采访。五是拓宽“新路径”。推动形成强制报告制度和入职查询制度的社会认同。“走出去”开展宣传,全省检察机关走进530余家相关单位开展培训,受众2.5万余人;发放明白纸、调查问卷、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等宣传资料5.2万份;走进370多个学校进行宣传,受众达19.3万余人。借助媒体开展宣传,全省检察机关拍摄宣传视频27个,并在新闻媒体和公共场所播放,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各地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云上报告追踪平台,拓展报告途径,便利线索提交。滨州市院研发智能平台“守护明天一点报”,着力破解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现难”问题。临沂市罗庄区院依托手机APP 和微信小程序,实现侵害未成年人线索收集便捷化。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是广大群众非常关心关注的大事。请问我省在刑满释放人员救助帮扶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齐延安

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扶救助,是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注重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省司法厅党委高度重视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常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紧密结合本省实际,注重从政策托底层面破题,搭建起制度规范的四梁八柱,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做好新形势下的安置帮教工作提供坚实保障。2022年初,联合省委政法委、公安厅、民政厅、人社厅等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安置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安置帮教工作范围、工作程序、相关单位职责任务等,为基层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制度指引。

突出重点环节,用足保障政策。着眼于促进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用好用足社会保障、临时救助、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帮扶等政策措施,切实他们帮助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一是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落实社会保险政策,“符合申领失业保险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退休(退职)人员按服刑或劳教前的标准继续领取基本养老金。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按规定继续缴费或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或基础养老金。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力保障了安置帮教对象的合法权益。二是与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将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纳入了全省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总体规划,各监狱、看守所把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与监所日常教育相结合,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推介等工作。三是鼓励自谋职业,帮教扶持从事个体经营,对从事个体经营、筹集资金确有困难的刑释人员,可申请办理期限不超过2年最高限额5万元(妇女可放宽到8万元)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可展期1次)。四是大力加强安置帮教基地建设,目前我省已建成运行新航基地、黄河驿站、曙光基地、中途之家等97个以政府投入为主,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于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和460余家依托社会企业建成的各类安置基地。去年,全省安置帮教基地共组织开展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培训2456人次,安置救助有临时性困难和“三无人员”338人次,协调安置就业770余人。

统筹资源整合,加强社会帮扶。各级安置帮教组织积极会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枣庄市曙光帮教志愿者协会,是我省较早从事特殊人群帮教转化工作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协会自成立以来,秉承着“帮教一个对象、挽救一个家庭、平安一个社区”的宗旨,积极参与特殊人群的帮教转化工作。创设心理矫正、法律教育、道德学习、就业辅导等帮教课程,组建了由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组成的曙光服务队,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特殊人群的社会责任感,先后为227名刑满释放人员提供临时救助,收到良好社会效果。青岛、威海、淄博、滨州等地积极开展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春雨帮扶工程”。青岛市司法局联合市关工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制定《关于加强青岛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信息核实机制,建立结对帮扶体系,采取“无痕”帮扶措施,实现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帮扶的制度化保障。威海市环翠区司法局去年联合妇联及社会组织走访慰问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150人次,颁发助学金13000元,赠送棉衣、书籍4000套。淄博市司法局建立心理救援队,联合市彩虹公益中心,组织70余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参加“微笑成长营”活动,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根据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或安置帮教对象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进行心理沟通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重塑健康人格、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请介绍一下山东法院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的有关情况?下一步有什么新打算? 

   王闯

近年来,山东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按照“三个服务”原则,全面推行全流程网上办案,实现了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两不误”,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一是全时空服务群众诉讼。当事人通过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平台,可办理立案、交费、阅卷、证据交换和庭审等事项,实现25类常见民事案诉状自动生成,二审案件一键上诉,执行立案一键触发,极大方便了当事人诉讼。目前累计注册用户144万人,2018年以来网上申请立案870万件,网上缴费81.99亿元,80.8%的案件实现电子送达。二是全流程服务法官办案。系统打通了一审、二审、再审、执行等全部诉讼阶段,从起诉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到裁判、上诉等所有流程,全部实现在线办理。系统提供文书辅助生成、证据交换、类案推送、自动语音转换等智能辅助办案功能,把归档,送达、签章等事务性工作剥离,保证法官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案件的分析研判中去。三是全节点服务质效监管。网上办案系统采用 “节点+时限”的管控模式,规定了每个节点中法官的法定行为事项、完成时限以及操作步骤,以时限推动程序运转,引导法官规范化办案;审限变更等审批事项全部网上流转。

推行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以来,全省法院上诉案件发改率由2018年的18.9%下降到目前的9.7%,办案周期从2018年的87.7天缩短到当前的59.3天。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对山东法院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查明事实、实质化解、定纷止争”的目标,以智能化、协同化为重点,开展全链条要素式审判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形成要素式审判知识库和系统能力,运用好线上证据交换、网上庭审、网上鉴定、网上评议、电子送达等信息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高效便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让司法为民的品牌更有温度。 

   联合日报记者

请问公安机关在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 

   王海防

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是优良的营商环境。全省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企业所急所需所盼,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企违法犯罪、深化涉企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做好护安全、保稳定、战疫情、促发展各项工作,有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依法打击涉企犯罪,打造安民利企的营商环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侵犯知识产权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系列打击整治行动,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紧盯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恶意阻工、暴力讨债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企业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三年攻坚战,预警劝阻、技术反制、防范宣传、打击治理一体化推进,案件多发高发势头得到明显遏制。建立“生态警长”,全面实施“生态警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多点散发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以全方位的平安“供给”,全力打造宜商宜业的良好营商环境。

二、深化涉企执法规范化建设,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认真组织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建立厅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制度,主动走访企业商户,认真倾听诉求需求,协助解决涉法、涉诉实际困难。持续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聚焦接处警、受立案等执法关键环节,推进受立案制度改革,将涉企案件作为执法“双清”专项行动攻坚重点,全力以赴侦查破案,最大限度追赃挽损。不断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建立“省、市、县、所队”四级联动执法监督管理体系,上线执法办案公开查询系统,实现执法办案全过程跟踪监督。制发关于严防违规插手、干预经济纠纷问题的指导意见,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涉企执法质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新、放心发展,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深入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聚力改革创新、加快流程再造,一系列惠民利企新举措落地见效,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安改革带来的便利和实惠,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公安服务事项“一次办好”,依托“互联网+民生警务平台”助力全程网办,240个服务事项全部“打包上网”,智能客服24小时在线答疑,努力让群众办事“只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织密公安服务网,全省建成3439个服务网点,在各级公安服务大厅推广设立全科型通办窗口,推进跨警种业务融合办理,为群众提供就近、多元、优质、高效的公安服务。积极融入无证明城市建设,全面推广电子身份证、电子驾驶证等公安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应用。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全省公安机关将坚决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请问我省在平安创建方面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孙成良

全省深入推进高标准、宽领域、多层面的平安创建活动,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切实提升了平安山东建设的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近几年在平安中国建设考评中的成绩位居全国前列。在2021年底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我省5个先进集体和5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潍坊、东营、烟台3个市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沂水县、青岛市市南区、乳山市、济南市历下区、曲阜市、枣庄市峄城区、诸城市7个县(市、区)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市、区)。2021年,全省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得分达96.42分,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入开展平安山东创建为抓手,出台关于深化平安山东创建活动的意见,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增强工作合力,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以各地各行业平安汇聚全省平安,为全国平安大局作出山东贡献。具体来讲:一是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保障,及时解决平安建设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规定。二是组织开展平安建设示范市、县、乡、村、网格等五级创建,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夯实平安建设根基,切实解决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积小平安为大平安。三是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领域,发挥社会协同和社会参与作用,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交通”等行业创建活动,切实让平安成效可见、可感。四是积极推进平安建设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形成一批具有标识性、引领性的创新做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平安建设领域的问题,打造经得起历史、实践、群众检验的山东品牌,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丁绍敏

记者提问到此为止。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平安办孟斌,联系电话:51775765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更多>>
  •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处长 丁绍敏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处长 丁绍敏

  • 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 孙成良

    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 孙成良

  •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王闯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王闯

  • 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张振忠

    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平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张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