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情况
时间: 2022年3月11日(星期五)下午3:00
出席: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越男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闯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李学春 省商务厅副厅长王洪平 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张健
内容: 邀请省政府副秘书长和省法院、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情况
 
文字实录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丁绍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 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邀请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越男女士,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闯先生,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李学春先生,省商务厅副厅长王洪平先生,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张健先生,介绍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马越男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马越男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省营商环境创新有关情况。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其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之举,先后通过健全推进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开展创新突破行动等方式,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今年年初,在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上,又将营商环境创新作为“十大创新”之一,作出专门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创新提升行动,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持续争先进位。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营转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营商环境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投资贸易便利、推动高质量发展,在19个领域推出了166项改革举措,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通过进一步清理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隐形门槛和壁垒,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空间。

一是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深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完善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意见反馈渠道和处理回应机制,清理取消对企业注册及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便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提升银行开户效率,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1个环节、0成本、1天办结。推广代位注销模式,建立歇业备案制度,为市场主体恢复发展提供机会。加强办理破产“府院联动”“繁简分流”,提高破产重整效率。

二是深化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不合理的审批环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强化投资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建立项目库管理机制,对入库项目的排放、能耗、水资源、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精准服务项目需求。推进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在土地出让前开展相关评估和现状普查,形成评估结果和普查意见清单,在土地供应时一并交付用地单位。持续深化“多测合一”,实现测绘成果在线共享应用,加速项目落地和投产。

三是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动各项利企政策精准匹配、“免申即享”。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中央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全部实施、顶格减免;对小规模纳税人再免征一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全面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免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对高新技术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按规定税额标准50%征收,政策延长至2025年底。

四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将小微、涉农、科创等领域的更多市场主体纳入金融辅导范围,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5%。持续推进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扩大金融管家试点范围,力争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五是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支撑。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激发科研动力,加快成果转化。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推进计划,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各市全部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工作站,定期发布市场化引才育才服务重点推介清单,促进人才、产业、岗位精准匹配。

二、着力打造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创新,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让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安心发展。

一是强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与条例相抵触的有关规定,坚持应改尽改、应废尽废;对滞后于改革要求,制约“四新”经济发展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清理修改,为改革创新提供制度支撑。

二是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建立民商事纠纷中立评估机制,在相关领域推行诉前中立评估模式。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纳入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充分保障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出台《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开展沿黄9省(区)地理标志联合保护行动,力争年内培育知识产权规范化电商平台10家,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和高标准保护。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健全治理“新官不理旧账”长效机制,在全省开展政务诚信建设第三方监测预警,强化社会监督。

三是强化公平公正监管。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机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制度,清理取消差别化待遇和排他性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深度融合,按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试点,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干扰,使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三、着力打造包容外向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积极对标国际先进地区,对接国际通行规则,优化跨境贸易服务,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塑成对外开放新优势,持续增强外商投资和外籍人才吸引力。

一方面,高标准对标国际经贸规则。以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先期行动计划为契机,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在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等方面实行更高标准规则。充分发挥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组织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在制度型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

另一方面,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进一步优化通关作业流程,清理规范口岸收费,缩减检疫许可审批时长,持续推动降低外贸企业营商成本。提升海铁联运班列效能,推动集装箱收储、货代等中介服务向内陆港延伸。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国际物流畅通。推动发展海外仓,加快相关标准与国际先进对标,助力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

四、着力打造利企惠民的便利化营商环境

以数字赋能推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重塑,着力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

一是深入推进高质量“一网通办”。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进一张网,办全省事”,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一体化推进多种办事渠道的服务优化升级,打造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爱山东”政务服务品牌,推动更多业务场景网上、掌上好办易办。扩大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共享调用,加快“无证明之省”建设。

二是深入实施“双全双百”提升工程。继续围绕企业、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将涉及多个部门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年内再推出一批标准化应用场景,实现全省范围内“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办好”。

三是办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大力推广养老保险“静默认证”、车辆检测“交钥匙”等服务模式,让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小事”实现省心办、快速办、无感办。全面推行水电气暖信等“一站式”服务,持续打造“纳税人之家”服务品牌,提升经常性涉企服务水平。推动不动产单元代码与项目用地、建设、交易等全链条事项“一码关联”,提升不动产登记、转移、抵押效率。

为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细,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各领域分管省领导协调推进机制,实行工程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销号式验收。同时,推行“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各级主动创新。建立全省营商环境监测体系,全力提升我省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和质量。

最后,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继续关心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让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广大企业和群众。

谢谢大家! 

   丁绍敏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宏网记者

请问山东省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成效?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推动? 

   王闯

近年来,山东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主要从推进快速立案、提升审判质效、加大执行力度三个方面发力,大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第一,在全力推进方便快捷立案方面。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推出网上立案、网上交费服务,当事人可以通过山东法院电子诉讼网等渠道完成各类案件的网上立案。特别是全省法院通过升级“实时在线”诉讼服务功能,让当事人从三个方面体会到立案的快捷:一是进一步完善和简化网上立案相关功能,方便当事人快速完成立案材料提交。对于25类常见案由纠纷,当事人可通过勾选问题直接生成个性化智能化诉状,大大节省诉状准备时间。二是不断提升网上立案审核速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急民之所急”,要求全省各级法院网上立案审核不超过3日,目前山东法院网上立案平均审核时间为13.5小时,远低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7日。三是统一工作标准,提升线下诉服水平。完成对线下诉服大厅的标准化改造,大力推行“肩并肩”代办式服务,帮助群众办理网上立案、材料上传等事项,为存在困难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第二,在大力提升审判质效方面。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多措并举实现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开展多元解纷工作,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为抓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2021年山东法院收案同比下降11.3%,为全国降幅最大省份。二是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动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以科技赋能推动办案模式转型升级。目前,山东法院诉讼文书电子送达率达62%,网上阅卷率达95.4%,建成1500余个互联网法庭,平均庭审时间缩短为1.9小时。三是全力推进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持续探索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制审理案件范围,强化简案速裁和普案快审机制,进一步缩短民商事案件办理期限。2021年山东法院民商事案件平均办理天数55.37天,同比缩短3.38天。四是强化审限管理,开展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整治。2021年山东法院民商事案件审限内结案率提升至97.7%,同比提升1.74%。

第三,在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方面。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始终将加大案件执行力度与善意文明理念相结合,依法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一是提升执行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省级“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网络查控案件102万件(次),网络拍卖成交额277亿元,同比上升23.9%,为当事人节省佣金7.3亿元。二是深入推进简单案件快速执行机制,成立快速执行团队专门办理简单执行案件,有效提升办案质效。2021年,山东法院执结案件49万件,执行到位2158.4亿元,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执结率达99.34%,首执案件执行完毕结案平均用时压缩至50.24天。三是集中开展“腾房难”案件清理、涉企案件清理、执行案款清理等专项执行行动,涉及房产1.2万套、面积90万平方米,执结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债务案件305件、执行到位金额16.34亿元,清理超期未发放案款案件12.23万件、63.72亿元。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进一步聚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继续创新完善工作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深入推进电子诉讼服务。继续优化完善电子诉讼服务平台功能,继续强化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实现一审常见民事案由诉状自动生成,二审立案一键上诉,执行立案一键触发,为诉讼当事人提供更便捷服务。

第二,继续深化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依托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系统,智能识别相关要素,快速判断案件繁简。进一步推广速裁(快审)团队先进经验,配齐审判力量,集中审理快审案件。有序扩大独任制、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  

第三,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及时实现。进一步加强执源治理,深入推进执行“事务集约、繁简分流”改革。加大执行力度,充分保障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纳入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积极开展相关案件专项执行行动,依法加大失信惩戒、限制消费等措施的适用力度。

谢谢! 

   大众日报记者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请问,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有哪些特点,将为我省企业带来哪些红利?我省如何保证这些政策落地见效? 

   李学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宏观经济大局。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实体经济减负助力。同时,提交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预算报告,对减税降费工作作了细化安排。与往年减税降费相比,今年的政策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减税力度更大。去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万亿元,今年全国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我省减退税规模也将大幅增加。这些减税政策对企业一视同仁,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将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紧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二是靶向发力更准。今年的政策将更加聚焦,着力围绕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精准发力。具体来看,突出“两个重点”。一方面,重点突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延续实施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3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另一方面,重点突出制造业。去年,我省退还企业增量留抵税额553亿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今年,还要加大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力度,与已实施的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同向发力,产生叠加效应,大力促进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政策协同更强。今年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既有减税、降费,又有缓税、退税;既有制度性减税安排,又有阶段性减负政策,还有临时性纾困举措。对我省企业来说,在全面享受国家统一政策基础上,还将享受我省出台的地方性减负举措,比如,免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下调土地出让环节契税税率,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阶段性停征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等。同时,减税降费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对实体经济给予全方位支持,调控效果将更加明显。

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国家减税降费具体政策将陆续出台。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不折不扣抓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实施,推动政策红利释放。一是抓好国家政策执行。前期,我们已制定了减税降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加强宣传、优化服务,帮助市场主体用足用好税费优惠,确保国家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制定地方减负措施。对国家授权地方制定标准的减税降费政策,顶格执行,并在地方权限内结合山东实际,制定一系列地方减负措施,进一步优化我省营商环境。三是做好资金保障。结合中央减税降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省里将统筹安排资金,重点向受减税降费影响大的地区倾斜,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支持市县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四是强化监督问效。密切关注政策运行,着力解决政策落实难点、堵点,及时评估政策成效。按照国家要求,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发挥涉企税费动态“监测点”“监察员”“直通车电话”三位一体监督机制作用,坚决防止乱收费冲抵减税降费红利,助力创建公平、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

谢谢大家。 

   新黄河记者

我省去年在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全省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请问今年我省在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准备采取哪些措施? 

   王洪平

正如您所讲,近年来我省高标准推进落实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系列举措,有力助推了全省商务的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也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对此,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给予督查激励,认为“山东省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新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我们将聚焦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准入公平。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健全清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长效机制。6月底前,深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意见反馈渠道和处理回应机制。

二是优化“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建立企业诉求信息共享、办理进展在线查询、跟踪督办工作机制。建立国际物流纾困常态化解决机制,不断完善分海运、空运、铁路运输方式统一受理外贸企业国际物流诉求的功能,分类推送至相关单位办理。12月底前,拓展“双稳平台”企业覆盖面,精准推送有关政策,“一企一策”解决问题,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三是开展省级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工程。为提高跨境电商扶持力度,推动跨境电商平台、电商产业园等的认定。12月底前,认定15个跨境电商平台、20个跨境电商产业园、50个公共海外仓,每个主体省财政最高给予50万元的支持。

四是提升跨境贸易管理国际化水平。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升级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增加‘RCEP鲁贸通’查询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行政审批、涉外公证、原产地证书签发等政务服务,以及法律顾问、海损理算、企业培训等服务。支持自贸试验区所在地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动进口领域监管制度、商业模式、配套服务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

五是推动开发区、功能区制度创新。加强自贸试验区系统化、集成化制度创新,推动自贸试验区与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创新,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加快推动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6月底前,复制推广跨境电商 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经验,促进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发展。

六是加快综合保税区提质升级。围绕‘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五大中心,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壮大骨干企业。推动创新监管模式,支持区内企业大力开展保税维修业务。放大9市综保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效应,带动扩大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

相信随着系列务实举措的落实,山东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将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谢谢!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让所有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而公正监管是公平竞争的重要保障。请问今年山东在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监管提质增效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健

近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在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市场监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今年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提升我省监管治理能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第一,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政府部门全覆盖,确保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措施“出台必审查、审查必规范”,防止出台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及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内容的政策措施。完善重大政策措施会审、抽查、第三方评估等工作机制,建立竞争政策实施专家库,通过各项工作措施,全面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全面加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围绕破解监管任务重与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分级分类结果,科学确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范围、对象和频次,对风险等级高的加大抽查比例,对风险等级低的降低抽查比例,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第三,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行政检查都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方式进行,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科学编制抽查计划,各部门抽查计划涵盖抽查事项清单,实现监管范围全覆盖,监管责任无盲区。统筹安排检查方式相近的检查任务组织集中抽查,有效减少多头部署、重复检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一查到底、依法处罚,并将处罚结果记于相应市场主体名下,形成对违法失信行为的长效制约。

第四,着力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强化监管数据累积,完善企业“全景画像”,对信用良好、风险等级低的企业,探索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向“不见面监管”的“云检查”转变。推广“标签化管理”,按照行业、区域、风险和信用等条件分类标注,智能校验检查对象的一致性和监管事项的相近度,自动生成部门联合抽查任务,推动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在食品安全方面,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用玻璃橱窗、视频等方式展示后厨,主动向消费者公开食物加工制作过程,做到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丁绍敏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营转办李春建,联系电话:51786526。

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更多>>
  •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处长 丁绍敏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处长 丁绍敏

  •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越男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越男

  •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王闯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王闯

  •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 李学春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 李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