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日照专场
时间: 10月15日(星期五)下午15:00
出席: 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在武 副市长林彦芹 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徐桂华 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慧敏
内容: 邀请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在武等介绍有关情况
 
文字实录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丁绍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日照专场,很高兴邀请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在武先生,副市长林彦芹女士,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徐桂华先生,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慧敏女士,围绕“聚力推动发展  扎实为民造福  加快实现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精彩蝶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李在武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李在武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在这个收获梦想、播种希望的金秋时节,很高兴参加这次发布会,借助省委宣传部搭建的平台,介绍“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壮丽画卷中的芳华日照。首先,我代表日照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日照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日照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新兴的港口城市、开放的活力城市,也是一座充满希望、魅力十足、潜力无限的城市。近几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书写出“全面小康”进程中的日照答卷,铸就了“奋进山东”征程上的日照篇章。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3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日出先照”,彰显了日照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以“蓝天、碧海、金沙滩”而闻名,既古老又年轻,既拥山又面海,既传统又时尚,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美海滨城市、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每年吸引近5000万人旅游观光。这里有168.5公里海岸线,绵延着50多公里优质金沙滩,还有连绵60多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山海风情绿道,免费开放的万平口景区、海滨森林公园,重点打造的海洋公园、东夷小镇、莒国古城等精品项目,处处入画,美不胜收,是山东仙境海岸的一颗明珠。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日照接待游客294.1万人次,16家重点监测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7.1%、46.6%,恢复到2019年的150.1%、109.1%。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我们规划建设了42平方公里的日照(石臼湾)中央活力区,聚力打造城市经济,沿海一带高楼林立、灯火阑珊,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怀揣梦想、集聚日照、创新创业,各类新业态蓬勃生长,整个城市活力涌动。这几年,日照还致力于发展体育运动,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每年几百场赛事此起彼伏,承接了国家皮划艇、赛艇、帆船、网球队备战东京奥运会,山东围棋队、山东女排入驻日照,明年将独立承办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现代、时尚、运动成为城市的重要印记。许多人讲,日照有大城市的气质、小城市的安静,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我们热情欢迎各位朋友,来日照创新创业、休闲度假,深切感受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尽情体验“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第二个是“钢筋铁骨”,挺起了日照坚实有力的城市脊梁。日照因港设市,虽然城市不大,却有一身“钢筋铁骨”,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临港经济特色鲜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十三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1%;规上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分别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70.6%、137.1%;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1%,连续4年居全省前三。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2.7%,较2019年同期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3%,均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是4年来同期最高;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1%,全省第一;外贸增长48.5%,创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增幅全省第四。1-9月,财政税收占比82.9%,比全省高8.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

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就是一串串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足迹。这几年,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新旧动能转换不松劲,在扎实推进“三个坚决”的基础上,重点抓了4件事:

一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实践证明,一个城市的兴起,源于工业;衰落,也往往在于工业。我们围绕打造临港涉海产业转型示范区,坚定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数字经济、综合能源、现代海洋、生命健康等产业,推出了科创、人才、金融等一系列政策,筑牢了实体经济“压舱石”。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阳光海岸带精品旅游,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比如,钢铁产业,拥有山钢、日钢两大钢企,是日照第一个千亿级产业,去年产值突破1500亿元。汽车产业,日照是韩国现代汽车的全球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中兴汽车已经投产,长城威奕汽车年产30万辆项目,只用了400天,一大片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汽车产业将成为日照第2个千亿级产业。海洋产业,日照有着“小城大港”的特点,去年日照港的货物吞吐量4.96亿吨,居沿海港口中国第7位、世界第9位。我们认真落实海洋强省战略,聚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率先推出加快发展向海经济行动计划,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示范城市。2020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增长30%,近几年,海洋经济年均增长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日照有省级园区7个,软件园数量全省第三。“数林指数”,由去年全国城市第11位,攀升至第8位,位列全国地级市第4位。现在,很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像英锐半导体、中科曙光、东华软件、越疆机器人、能链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子日照,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二是打造优良产业生态。我们下大气力抓龙头、铸链条,积极培育产业森林。比如,钢铁产业,已招引“吃钢嚼铁”项目61个,计划总投资230亿元;耗材本地化用量由不足10%,提高到22.6%;钢铁板带材,中高端产品占90%以上。依托长城、中兴、五征、现代等龙头企业,集聚起35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整车本地配套率从不到20%,提高到40%,农用车稳定在80%。

三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要素跟着好项目走”,全力抓招商、扩投资。2020年,实际使用外资4.67亿美元、增长149.6%,创近10年新高。今年,坚持“项目为王”,扎实开展“项目突破年”,制定了考核激励办法,抓实重大项目提级会商等机制,真正把“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排座次”的声音叫响做实。1-8月,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9.2%,到账内资增长3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42.1%,资金到位率显著提高;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全省第一,开工率全省第三。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对标全国、全省一流,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创新开展“听民声、走流程”体验活动,聚力打造“全照办”政务服务品牌。

第三个是“经山历海”,趟出了日照奋进求变的幸福之路。日照,既拥山,又面海。这几年,我们以“经山历海”的斗志和干劲,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城乡一体、全域统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步一个脚印,让“阳光日照、品质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最鲜亮的底色,大家对“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的感受越来越深。

一是把良好生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定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一手抓生态修复,一手抓综合施治,广大群众有了更多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态幸福感”。我们坚持“海陆统筹、河海共治”,持续开展林水会战,累计投资230亿元,造林66.59万亩,治理河道900多公里,建设重点水利工程3800多项,退渔还海2万亩,城市日供水保障能力从2015年的43万方,提高到92万方,被命名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获2020年国务院督查激励。我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PM2.5、PM10改善率全省“双第一”,今年1-9月,PM2.5为27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二是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为重要抓手。日照“小城大乡”特征明显,经过几年攻坚,11.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01个省市贫困村全部摘帽,脱贫人口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3886元,提高到去年11768元,比全省高1198元,脱贫攻坚考核、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走在全省前列,莲西区域脱贫经验,入选全省地方改革创新十大案例。同时,整合财政涉农资金79.87亿元,设立市级专项资金55.86亿元,聚力打造“五纵一横”乡村振兴隆起带,率先制定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小镇、精品民宿、美丽乡村“五大载体”创建标准,打造出白鹭湾、九五农业、曲坊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样板工程,五莲山-白鹭湾入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日照被推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三是把万家幸福作为不懈追求。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从“十二五”的63%,提高到“十三五”的80%以上。去年以来,我们推动为民办实事制度化,两年推出30件市定为民办实事项目,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五年增长30.6%;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升为全省最高的市之一;全面启动“课后延时服务”教育便民服务改革,惠及全市91.9%的中小学生,解决了家长普遍反映的“三点半难题”;对184处没有建设食堂的义务教育学校,开展集中配餐服务,消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医疗机构床位,五年增长19.9%,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建设了40处城市书房,160所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人均体育场地提高到4.77平方米,领先全国地级城市。社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75%、43.8%,较2019年增长21%、18.4%。在2020年度省对市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日照跃居全省第二。

各位媒体朋友,纵观“十三五”以来的奋斗历程,归根结底就是:大道至简,关键在干!面向未来,人们都在期待着,一个更加欣欣向荣、更加充满力量、更加令人向往的日照。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创新兴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战略,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要,聚力推动发展,扎实为民造福,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奋力实现日照精彩“蝶变”,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日照力量”!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丁绍敏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光明日报记者

“十四五”时期,日照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的目标。能否介绍一下当前日照市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李在武

这个问题请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彦芹同志回答。 

   林彦芹

日照是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新兴海岸休闲城市。日照市委、市政府瞄准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统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叫响了“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城市品牌和“有一种生活叫日照”旅游品牌。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项目驱动,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2018年以来,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文旅项目35个,市级以上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480亿元以上。把主城区沿海地带作为旅游核心区来打造,实施阳光海岸品质提升工程,免费开放万平口和森林公园两个4A级旅游景区,建成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和33.8公里山海风情绿道,串联海洋公园、东夷小镇、海洋美学馆等17个已建成项目,链接开元森泊度假乐园、黄海之眼等9个在建项目,重点打造了10条“海滨山岳行”精品线路,实现以海联山、山海联动。

二是坚持业态融合,探索文旅发展新模式。在做好传统旅游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旅游综合体。以莒文化为核心的莒国古城,以太阳文化为主题的东方太阳城,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海洋公园,以现代美术为元素的白鹭湾美术馆小镇,体现出文旅融合、多业态发展的独特魅力。今年7月份开放运营的莒国古城,首月游客量就突破了100万人次,国庆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56.2万人次,成为日照旅游新热点。2018年投入运营的东夷小镇,累计接待游客1834万人次,成为日照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三是坚持主客共享,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了公共交通服务体系,“3小时旅游圈”半径扩大至700公里,实现机场、高铁站、高速30分钟直达核心景区,公交最多1次换乘。结合城市大脑建设,依托“爱山东·日照通”APP搭建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实现一部手机畅游日照。新建了喜来登、东湖宾馆等5座达到五星级标准的酒店,建成了遍布城乡的文旅服务特色驿站98个,打造城市书房40处,构建起便捷、温馨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央广网记者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企业投资非常重视的因素。请问,日照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李在武

这个问题请日照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徐桂华同志回答。 

   徐桂华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去年以来,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围绕抓制度创新,抓流程再造,抓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的主题场景服务,破难点、疏堵点、育亮点,全市营商环境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制度创新、破难点。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们聚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出台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243条创新措施,其中,53条是对标国内标杆城市推出的特色举措,创新设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啄木鸟奖”,搭建“惠企帮办”和“政策通”服务平台,通过精准“画像”,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实现惠企政策自动匹配、免申即享,让政府政策既“看得见、读得懂”,更“摸得着、用得好”。

二是,抓流程再造、疏堵点。创新开展“听民声、走流程”体验活动,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各部门负责同志以“办事人”身份,走窗口、办业务、查短板、促提升。截至目前,全市7073个事项实现了“零跑腿”,“秒批秒办、立等可取”事项占比72.63%;“爱山东·日照通”APP上线服务1617个事项,依申请事项可掌办率达99.2%。聚焦“减环节”,将1491个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747个“全市一体化”事项、405个“市区一体化”事项、40个胶东五市高频帮办代办事项,全部纳入“一窗受理”,95%以上的审批事项由窗口直接办理。聚焦“减材料”,“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5月初投入运行,1424个事项实现“无证明”办理,9349个证明材料免予提交,群众不再为“开证明”而烦恼。聚焦“减费用”,推出施工许可分段办理、开工前“零费用”改革,全年可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5000余万元。出台简易低风险项目配套费减免政策,全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1300余万元。聚焦“减时限”,推出企业开办“零成本、半日办结”,商品房“交房即办证”,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简易注销登记公告压减到20天。工业用地审批由16个环节压缩至10个,审批时间由3个月压缩至最多7个工作日。

三是,抓场景服务、育亮点。牢固树立“群众有需求,我们全照办”的服务理念,深入实施“双全双百”工程,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率先上线婚育、就医、招工、市政公用报装等主题场景35个。比如,婚育服务“全照办”,实现了11个事项的打包联办,群众办事由“填报11张表”变为“1张表”,“提报52份材料”变为“上传3份证照”,“最少跑9趟”变为“零跑腿”,耗时由4天半压减到最多3分钟,发出了全省第一张电子出生医学证明,累计办理事项4087件、免提交材料21.3万件。再比如,教育服务“全照办”,打通了9个部门25类数据信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招生入学“零证明、零跑腿、一键办”,去年城区义务教育学生网上报名率达到96.86%;今年拓展到全市,实现了城乡网上报名全覆盖。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锚定“实现全省领先、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定位,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努力让广大企业家大胆投资日照、放心扎根日照、无悔选择日照,让“不托人也能好办事”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把日照打造成干事创业的沃土、投资兴业的热土。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日照日报记者

刚才您提到,面向“十四五”,日照将奋力实现精彩“蝶变”,能具体展望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蝶变”吗? 

   李在武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过程,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把握住机遇,就会风生水起、蓬勃发展。面向未来,日照的生态环境、交通区位、临港经济、开放平台、要素成本等优势突出,各类重大战略叠加赋能,已经进入“振翅腾飞”的蝶变期。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描绘出实现日照精彩“蝶变”的美好愿景。这种“蝶变”,至少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产业量质齐升的“蝶变”。对日照这样的成长型城市而言,没有强劲的发展“动能”,也就谈不上“蝶变”。一方面,坚定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我们将按照“龙头产业牵引、新兴产业赋能、特色产业助推”的思路,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方案,统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比如,日照是全省重点支持建设的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我们将抢抓宝武重组山钢等机遇,加快推进钢铁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值达到3000亿元。另一方面,坚定实施“创新兴市”战略。“十三五”期间,日照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增幅,年均增长28.1%,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占GDP比重,提高到目前的2.83%、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50%。我们将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聚力推进“城市+大学”融合发展,加快促进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有效聚合,实现“最强大脑”与“最活要素”强强联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四新”经济占比从28.5%,提高到38%,加快构建比较优势突出、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二是开放潜力加速释放的“蝶变”。开放是沿海港口城市的竞争法宝。日照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拥有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和跨境电商产业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平台,被纳入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我们将深入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坚持内外贸、投资贸易“两个一体化”,向东深化与日韩合作,向西打造中西部经济腹地的海上开放门户,向南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向北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让日照从地理意义上的“节点城市”,变成经济意义上的 “开放枢纽”。到202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元。

三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蝶变”。日照市域面积相对不大,有条件实现“市域一体、全域统筹、协调发展”。我们将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精致城市上,取得更大成效。“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增加到130万人。以市域、县域为整体,统筹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形成全域一体、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新格局。

四是人民生活向高品质跃升的“蝶变”。我们将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重点抓兜底、促公平,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干部精力投入,让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教育方面,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养老方面,街道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要达到100%,等等。一句话,就是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品质。

五是社会治理能力迅速提高的“蝶变”。日照是全国社会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获得城市。我们将结合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重点抓好基层治理提升、数字治理赋能,依托“城市大脑”平台,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全科智慧”网络系统,强化数据“聚、通、用”,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开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局面,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实现日照精彩“蝶变”,我们有信心,也有底气。一方面,日照干事创业的氛围非常浓厚,都在上下一心、攻坚克难,近几年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展现了一个年轻城市的青春、活力和后劲。无论城市面貌,还是民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凡是到过日照的人,都给予热情鼓励。最大的变化,就是人民群众对这座城市的高度认同感,都为生活在这个城市,而感到自豪;都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另一方面,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是省里支持打造的黄河流域陆海联动转换枢纽,还是胶东经济圈的重要一极、鲁南经济圈最便捷的“出海口”,完全有条件成为全国重要的沿海交通枢纽。回望“十三五”,我们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超过600亿元,是“十二五”的1.5倍。现在,港口、机场、高铁、重载铁路、高速、长输管线、油气管廊一应俱全,通陆达海、承南接北、东西贯通的优势更加突出,直达日照港的新菏兖日、瓦日两条千公里铁路,向西可到荷兰的鹿特丹港,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日照完全能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战略支点。我们坚信,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日照号”必将加速扬帆远航,驶向更加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

我就回答这些,恳请各大媒体、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多为日照的精彩“蝶变”鼓与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大公报记者

近几年,日照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势头非常好,日照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请问日照将如何发挥筹办省运会的溢出效应,来打造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呢? 

   李在武

这个问题请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彦芹同志回答。 

   林彦芹

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是我市首次承办、并且独立承办的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将围绕“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着力在五个方面助推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建设。

一是带活全民健身,打造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提升日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充分利用省运会新建改建的21处大型体育场馆,为市民提供更加智慧、舒适的运动体验。同时,增加群众身边体育设施供给,优化提升城区“10分钟健身圈”。坚持“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开展全人群、全时段、全地域健身活动,形成“处处都是运动场、人人都是运动员、家家都有啦啦队”的浓厚氛围。2025年,实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50%,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4人。

二是办活品牌赛事,打造海滨体育赛事名城,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筹办省运会,培养锻炼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精湛、高质高效的专业化办赛队伍,全方位提升赛事筹办能力。充分利用这些办赛资源,发挥日照的自然优势,做大做强品牌赛事,构建“春打太极拳,夏开水运会,秋跑马拉松,冬办体操节,四季打网球,全年下围棋”的赛事格局。

三是激活青少年体育,打造体教融合示范区,提升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省运会是全省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大比拼,围绕“参赛出彩”,我市完善了竞技体育新布局,建立了以市体校为龙头,区县新型体校为基础,学校和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力量为有益补充的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以25届省运会为契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加大高水平后备人才输送力度,培养日照籍全国冠军、世界冠军。

四是用活市场机制,打造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市,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借助省运会平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省运会筹办和城市开发建设,培育更多能创新、有活力的市场主体,着力打造一批融文化旅游、观赛服务、运动社交、住宿餐饮等于一体的高水平复合型体育旅游新业态,持续打造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促进体育消费快速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搞活城市管理,打造精致城市新标杆,擦亮“活力日照”城市品牌。把筹办省运会作为体产城融合发展的“加速器”和“催化剂”,增进全市上下的体育共识,激发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主动参与体育事业的热情,提升城市协调动员、管理服务的能力。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文明水平,打造年轻时尚、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新华社记者

今年,日照的“城市大脑”顺利建成启用。请问,围绕数字日照建设都做了哪些努力,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 

   李在武

这个问题请日照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王慧敏同志回答。 

   王慧敏

建设城市大脑,是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务实举措,也是数字日照建设的创新探索。6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初步实现“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打造了一个“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的生动案例。

近年来,我们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主线,着力建设数字政府,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积极构建数字社会,全面推动数字日照建设提速增效,赋能推动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建成城市大脑运管中心和平台,推进城市运行“一网通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归集管理系统130余个,建设场景系统50余个。大力推动掌上办,推出“爱山东·日照通”App,上线服务事项1617项,打造“24小时不打烊”掌上政府。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以经开区、高新区、东港区“三核引领”,多个特色数字产业园区协调支撑的发展格局。全市已建成数字经济园区(平台)7个,培育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成长型企业10家。引进了东华软件、能链集团、英锐半导体、越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国内知名的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数字社会构建方面,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突破行动,打造62项典型应用场景。赋能“无证明城市”建设,数据共享支撑率达90%以上。打造“数字城市、智慧日照”品牌,建设智慧社区(村居)29个,日照市及所属的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入选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实现新型智慧城市省级试点全覆盖。

面向未来,我们将牢牢抓住数字赋能这个关键,推动实现治理方式智慧化、生活方式便捷化,为数字强省建设贡献“日照力量”。第一,“以数优治”,推动政府治理精准高效。推动城市大脑,与省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日照子平台协同建设,开发更多典型应用场景,让城市管理更智慧。统筹规划市级主平台和政法、应急、卫健、城管等分平台建设,对各类系统和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加快打造指挥类场景,建立省、市、县三级防汛抗旱防台风、市容市貌、传染病卫生事件等3大类业务全流程场景。优化日照政通APP功能,实现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全覆盖,确保指令信息即时上传下达、事件处置掌上闭环管理。第二,“以数惠民”,实现群众办事精准高效。围绕主题服务一件事场景,推进教育、医疗、交通、养老、文旅等便民创新应用场景深度开发,推出更多适合掌上办理的服务事项。推动服务事项在“爱山东·日照通”APP“应接尽接、应汇尽汇”,年底前上线2000项服务事项。推动电子证照历史数据电子化,推进高频电子证照应用,助力“无证明城市”建设持续深化、全面优化。第三,“以数辅政”,确保机关运转精准高效。建设全市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整合形成全市统一的“山东通”办公平台,实现两端融合应用。推动机关办文、办会、办事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力争年底前日常运转事项全部实现数字化办公,公职人员网上办公、掌上办公全覆盖,将“山东通”打造成“网上办公之家”,着力构建整体、高效、智慧的机关运行体系。 

   大众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日照在改善民生方面不遗余力,“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正从一种执政理念转化为群众的切身感受。请介绍一下有关的经验做法? 

   李在武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小康社会到共同富裕,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个永恒的主题。如您所讲,现在,“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正从一种执政理念,转化为群众的切身感受。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抓手、三件实事”:

“一个目标”:就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特别是近两年,聚焦打造“阳光日照、品质生活”,全力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资源向民生倾斜,用“小财政”撑起了“大民生”。可以说,“为幸福而奋斗”,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景;“用奋斗创造幸福”,成为日照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质。

“两个抓手”:就是政府的“有形”抓手、市场的“无形”抓手。抓民生工作,为老百姓办事情,既要全力以赴“做大蛋糕”,还要想方设法“分好蛋糕”。我们聚焦“人”的全生命周期,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用好“有形”和“无形”的抓手,走好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运作道路,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比如,围绕“老有所养”,实施了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助餐、助洁为核心的“五助一护”居家养老服务,获评全国优秀;建成城乡养老服务中心747个,80%的养老院实现医养结合;围绕“弱有所扶”,重点提高了九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平均增幅12.8%,最高增幅18.4%;持续推动城乡低保标准“两线合一”,每人每月提高到795元、630元,城乡低保标准之比缩小到1.26:1、居全省第四。围绕“幼有所育”和“学有所教”,幼儿园公办率提高到60%,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近两年,累计化解56人及以上大班额班级639个,实现清零。 

“三件实事”:就是共同富裕的大事、社会治理的难事、群众身边的小事。围绕办好共同富裕大事,我们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全域发展理念,协同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比如,“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015年的2.13,缩小到2020年的2.01;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9.4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4%以内;率先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立起市域3元“一票制”、县域2元“一票制”的运营体制,很受群众欢迎。围绕办好社会治理难事,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点加强“全科智慧网格”和综治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司法所改革,“社区智慧警务+”建设成为全国示范,创建为首批“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围绕办好群众身边小事,我们坚持“小事”不“小视”,从“小切口”入手,扎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聚焦公共服务短板、群众反映强烈、改革发展遗留等重点领域,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民生难题“大排查”、服务群众“大提升”,首批28类15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已顺利启动实施。如今,群众想散步,家门口就有“口袋公园”;想看书,转角能遇到“城市书房”,还有为“夜读者”延时亮灯的图书馆;想买菜,在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都有“放心菜篮子”,到处既方便又温馨。就像有些市民说的,“这城市的美好,正如我所愿”。

各位媒体朋友,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奋斗是不变的旋律。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勤政廉政善政,提质提效提神,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有气质、生活有品质、日照越来越精致,让市民的笑脸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加快实现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精彩“蝶变”! 

谢谢大家! 

   丁绍敏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刚才各位发言人全面介绍了日照的情况,可以看出日照发展的思路很清晰、措施很实,由衷地感到活力日照,未来可期,也敬请各媒体做好宣传,为日照的发展加油助力。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光临。 

 
更多>>
  •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处长 丁绍敏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处长 丁绍敏

  • 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在武

    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在武

  • 副市长 林彦芹

    副市长 林彦芹

  • 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徐桂华

    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徐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