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水文服务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等情况

时间: 6月10日(星期三)上午10:00

出席: 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 省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家明 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李光 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武甲庆

内容: 邀请省水利厅、省水文局负责同志等介绍水文服务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等情况

现场图片
丁
曹
隋
李
武
文字实录

丁绍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女士,省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家明先生,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李光先生,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武甲庆先生介绍水文服务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曹金萍副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曹金萍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水利厅,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山东水利工作、水文工作的记者朋友们表示感谢!

水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承担着全省水文站网的建设与管理、水文水资源与水土保持监测、发布雨情水情信息和水文预报、水文水资源资料的汇交、保管与审核等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文工作,2015年7月颁布实施了《山东省水文管理办法》,标志着山东水文事业发展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全省水文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水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水文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是水文站网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各级不断加大对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目前,我省已经建成水文站486处、水位站210处、雨量站点2027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地表水水质站400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站56处、地下水监测站3473处、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站1314处、墒情站155处、水土保持监测站30处,再加上近期新建成的和各市自行建设的站点,全省各类水文监测站点达到11000多处,水文站网总体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水文防洪安全监测体系、城乡供水监测体系、区域用水总量监测体系、地下水监测体系、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水文监测站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这些站网是我省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监测的基础和支撑。

二是水文监测能力大幅提升。经过多年发展,水文监测内容不断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并行,水量水质并重。监测要素中,除传统的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水质、墒情、冰情外,近年来又新增了水生态、水土保持、地下水水质、城市水文等。监测手段,由传统人工观测逐步转向自动化监测,其中水位、雨量监测已全面实现自动测报,可实时传输数据,每年接发雨水情信息160余万条;流量、泥沙、蒸发、墒情等,正在大力推广先进的声光电新技术新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有17处水环境监测中心,全部取得检验检测机构国家级资质认定。

三是水文管理体制不断深化。目前,全省共颁布实施一部省级水文管理办法,两部厅级规范性文件,四部市级水文管理办法,两部县级水文管理办法,水文事业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全省16市水文机构全部实行省水利厅和地方政府双重管理,全省按区域设立县级水文中心75处,建立乡镇水文服务中心400多处,“省、市、县、乡、村”五位一体的水文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水文从业人员包括编制内职工、政府购买服务人员以及基层农村水管员,人才队伍持续稳定,在工作实践中积淀凝练了“创新、敬业、求实、奉献”的行业精神。

二、水文为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一是服务防汛抗旱减灾。我省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洪旱频发、旱涝急转的态势。多年来,面对严重的洪旱灾害,全省各级水文部门主动作为、全力以赴、科学应对,广大水文工作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坚守一线,准确勘测监测、及时报送信息、科学预测预报,充分发挥了水文作为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和参谋作用,为成功应对系列大洪水以及严重旱灾,如 “96.8”小清河大水、2001年东平湖大水、2018年“温比亚”、2019年“利奇马”超强台风等,在支撑科学决策、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二是服务水资源管理。我省是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管理任务更加艰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安全问题,在全国率先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文部门不断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加强行政区界、供水水源地、重要控制断面水量水质监测,形成了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的监测成果,作为确定各行政区域每年用水总量的控制指标。实施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强化水资源分析评价,为水资源调度、配置、节约、保护等提供重要支撑。实行“一河一策”“一市一策”服务模式,为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服务南水北调、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胶东调水等工作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服务水生态保护。面对水生态、水环境等水问题,水文部门大力推进水生态监测工作,实现了南四湖水域藻类监测常态化,在济南试点开展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水生植物等监测项目。围绕全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治理、生态水量管理等,积极做好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服务工程建设运行。对水文资料进行系统整编刊印,建成了国家水文数据库,存储水文数据3700多万条,形成了覆盖我省主要水体长达70多年、个别地区90多年的长系列水文整编资料。南水北调、引黄济青、胶东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多项交通、能源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设计规模的确定、位置的选择以及相关指标的确定,都离不开这些宝贵的水文资料。同时,在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重大水利工程调度中,积极开展水文监测,为实现工程的优化调度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是服务社会公众日常生活。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水文资料和水文信息的需求不断加大。各级水文部门通过新闻媒体、水文信息系统以及各类公报、简报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水文信息服务,不断加强水文资料公开共享,开展资料查询服务。各级水文部门主动适应社会公众对水情服务的需求,相应开展城市水文工作,通过各种媒体、政府热线、室外显示屏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实时信息,为城市建设、广大市民出行提供参考。积极开展水情预警发布工作,为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提供了水文信息服务。

三、新时代水文发展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按照 “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水利工作、水文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水文站网体系,全面提升水文监测、预测预报和服务支撑能力,加快现代水文建设,进一步发挥水文的“尖兵”和“耳目”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快补足水文短板。补足大中型水库及入库河流水文监测站点,扫除水文监测盲区;改造骨干河流及重要河道水文监测设施,改造提升老旧站点;实施水文监测方式改革,不断提升水文监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快深化水文行业管理。深化市县水文双重管理内涵,分级分类站网管理,落实各级投入机制。加强县及县以下基层水文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通水文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加快提升水文服务能力。立足山东省情水情,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努力拓展水文服务领域,加快提升水文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和服务支撑能力。

以上情况,也请新闻界的朋友们广泛报道、深入宣传,营造全社会了解水文、关注水文、支持水文的浓厚氛围。谢谢大家!

丁绍敏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人民网记者

水文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社会公众对其工作内容、服务方式等还了解较少,请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隋家明

水文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工作通过对水位、流量、降水量、泥沙、蒸发、地下水位及水质、墒情等水文要素的监测和分析,对水资源的量、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对洪水和旱情的监测与预报,为国民经济建设、防汛抗旱、水资源的配置、利用和保护提供基本信息和科学数据。

山东省水文局的前身是山东省水文总站,成立于1956年,2011年更名为山东省水文局,为省水利厅直属的副厅级社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全省设有16个市水文局、75个县级水文中心,市水文局实行省水利厅和市级人民政府“双重管理”,县级水文中心实行市级水文机构和县级人民政府“双重管理”。同时,积极推进水文管理与服务向县以下延伸,现设乡镇水文服务中心400多处,聘用农村水文管理员4600多名,构建起了“省、市、县、乡、村”五位一体的水文管理服务体系。主要职责是:承担编制水文事业发展规划,水文站网建设与管理;负责水文水资源监测、调查评价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按照规定权限发布雨情、水情信息,情报预报和监测公报;负责水文水资源资料的汇交、保管与审核工作;负责地表水、地下水和区域外调入水开发利用量等水文水资源要素的监测工作。

近年来,全省水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构建水文水资源监测、管理服务、组织保障、信息化、水文文化“五大体系”,积极推进工作重心、运行管理和服务方式“三个转变”,通过持续改革创新,在破解水文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水文服务体系、政府购买服务、站网运行管理、城市水文等方面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今后,我们将按照新时代山东水文改革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坚持补短板强监管和规范提高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努力实现水文基础设施、装备水平、信息化、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五个提升”,全面推进山东水文高质量发展,为水利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水文支撑。谢谢。

大众日报记者

水利部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请问,水文在落实总基调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隋家明

水文工作是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应有内容,也是服务总基调的重要支撑。在落实总基调方面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补齐水文短板方面:一是加密水文站网,提升监测能力。在实现中小河流水文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聚焦“根治水患、防治干旱”总目标,着力填补大中型水库库区、骨干河流及重要河道的水文监测空白,提高山丘区大中型水库上游入库河流水文监测覆盖率。同时,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水平和对突发水情的应急监测能力。二是加快推进水文信息化建设。改造提升各级水情信息服务系统、洪水预报系统、应用支撑系统等,着力提升水情预警公共服务能力,尽快实现雨情、水情、墒情等监测要素的处理和服务实现智能化。目前,正在按照省政府要求,启动数字水文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加强顶层设计,力争到2022年底初步建成站点布局合理、采集要素齐全、传输稳定可靠的天空地一体化水文感知网。三是实施水文基础性业务和支撑性工作提档升级。通过实施提档升级,尽快补齐补强业务服务短板,切实增强水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提升服务水利强监管的支撑能力,努力打造山东水文业务服务和支撑品牌。

支撑“水利行业强监管”方面:一是支撑水旱灾害防御。面对历次大暴雨洪水,迅速响应,全力抢测,有效应对,充分发挥“尖兵”与“耳目”作用,为各级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支撑河长制湖长制。实现省级骨干河湖和市级行政区界监测站点全覆盖,注重水文基础数据分析,加强河流湖泊监测与调查,及时跟踪河湖情况变化,加强河湖水量水质与地下水监测分析评价,为河湖长制实现从“有名”到“有实”提供技术支撑。三是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力做好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家底,积极开展专题研究,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支撑。同时,发挥站网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的行政区界、供水水源地、重点断面等水量水质监测评价,监测结果作为确定各行政区年度用水指标的主要依据。四是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工作的意见》,开展了南四湖藻类监测、南四湖水生态安全研究和全省重要湖库富营养化监测评价、济南市水生态监测评价等工作。承担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加强对水土流失的变化趋势及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评价,实施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监管”工程,为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依据。集成各种水文要素监测评价结果,每年编发《山东省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年报》,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还开展了城市水文工作,为城市防洪、市政建设和市民民生提供科学依据。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

我省是水旱灾害多发的省份,请介绍一下,我省水文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的主要作用,今年水文支撑防汛减灾又有什么新的举措? 

武甲庆

我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70%-80%的降雨集中在 6-9月份,7-8月份接近 50%。受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全省水旱灾害多发、旱涝交替,基本上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发生。水旱灾害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威胁,防大汛、抗大旱将是我省的一项长期任务。水文情报预报是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及时准确发布水文情报。目前,全省建有省级以上报汛站558处,实现了骨干河道、大中型水库的全覆盖,能够及时提供雨量、水位、流量及土壤墒情等信息要素。水文部门年均施测流量6000多次,测沙1000多次,实时掌握水位、雨量监测信息,年均编发雨水情简报快报130多期、雨水情短信18多万条。及时准确的雨水情信息,为各级防汛抗旱减灾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是及时发布水文预报。目前全省发布洪水预报的水文测站有71处。水库河道的洪水调度、需不需要分洪、群众是否转移等防汛决策,都需要依靠科学的水文预报来实现。如,2019年8月抗御超强台风“利奇马”期间,沂河临沂水文站预报洪峰流量8000m3/s,实测洪峰流量7300 m3/s,准确的洪水预报成果避免了下游江风口闸分洪,数万亩良田免受洪涝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免受损失。同样,水文部门准确预报了冶源水库洪峰流量及出现时间,为下游群众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为防汛减灾赢得了先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没有科学及时的水文预报,防汛决策就缺失了有力支撑,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及时发布水情预警。为了防御和减轻水旱灾害,从2018年开始,我省开展水情预警工作,形成了规范的水情预警发布制度,目前已累计发布南四湖、沂沭河洪水预警16次、枯水预警2次。水情预警是防汛抗旱的首要环节,是水文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根据蓝、黄、橙、红不同级别的水情预警信息,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预先安排出行、用水等生活事项,避免造成损失。

据预测,今年我国气象水文年景较差,可能出现极端强降水事件,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不容乐观。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工作,我们将牢固树立风险意识,立足防范超标准洪水,总结历史典型暴雨洪水特点和规律,修订洪水预报方案,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预报精度。同时,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水情中心提升工程,推进水文情报预报预警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水情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为全省防汛抗旱减灾提供坚强支撑。谢谢!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我省是严重缺水地区,资源性缺水是我省水资源供需最明显的自然属性。近年来,我省实施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请问,水文在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李光

我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680.5毫米,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4,属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占有量小于500 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宝贵的水资源,是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从2010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算清水帐、摸清水资源家底是基础依据和关键环节。《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省水文机构负责地表水、地下水和区域外调入水开发利用的监测工作,监测数据应当作为确定区域年度用水控制指标的主要依据。”近年来,水文部门加强区域水资源监测站网建设,不断完善监测评价方案,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提供了基础支撑。

一是算清水账。建国以来,我省共进行了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部门每次都是技术承担部门,第一次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第二次为2004年,第三次今年就要完成。从2010年开始,为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文部门设立了区域水资源监测站点1314处,每年共享水利、引黄、企业自备井等站点资料2万多处,同时做好451处省级水功能区及大量市级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评价,量化确定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年度用水总量监测结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及时发布信息。省水文局承担水资源公报(每年一期)、地下水通报(每季一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通报(每月一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年报(每年一期)等信息简报的编制工作。这些信息简报,详细分析了区域和流域降水、径流、蓄水变化、地下水、水质以及供用水情况等,定期向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公告,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水资源信息的重要途径,为增强社会公众了解水资源、强化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

三是开展“订单式”服务。多年来,水文部门把水资源分析评价工作直接应用到各类建设领域,为火电、水泥、化工、造纸等大型建设项目勘查水源,合理制定供水方案和排水方案,精准提供水资源技术服务,既保障了建设项目运行的用水需求,又实现了从源头上把控,为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区、高新区建设提供科学的规划依据,在推进以水资源永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地下水压采工作中,水文部门对地下水超采进行科学评价,编制科学合理的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配合开展对有关市县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效果评估。我省在水利部对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检查评估中都取得了优秀等次,这当中,水文部门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谢谢!

丁绍敏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水利厅办公室王伟,联系电话:66572175。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