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翠荣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近一年来,山东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一、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工作,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推进《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制定工作。另外,我厅还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实施细则》,规范自然保护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制定《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办法(试行)》,不断完善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配套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
二、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
去年以来,全省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记录到黄河三角洲、泰山-徂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物种1923种,崂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物种1697种。日照市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共获取5000余条信息数据,完成了名录编制,绘制了自然生态系统分布图,整理了相关物种图集。滨州市启动了滨州市南部山区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有些县(市、区)也结合工作职责开展了相关调查监测。
三、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去年,山东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试点6个省份之一,开展了229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超额完成试点任务,初步构建了我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体系,基本摸清了全省各类生态系统样地内目标种群的分布情况。另外,在全省范围内,还开展了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试点建设工作,设立了泰山植物、东平湖青头潜鸭、黄河口海藻床生态系统等10处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
四、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
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28处,其中自然保护区78处、风景名胜区40处、自然公园410处。各类自然保护地的保护范围涵盖了全省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8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全省陆生脊椎动物达558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110种;鸟类471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0%以上。全省野生高等植物达179科2064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15种,陆生野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得到显著恢复和提升。
五、逐步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
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收集、引进、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8万余份。建立70个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建成2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库,下设标本库、细胞库、基因库,保存海、淡水种质资源2万余份。建有5个农业重点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对野大豆、野菱、中华结缕草、野生珊瑚菜等实施严格保护。开展“放鱼养水”等增殖放流活动,2022年增殖放流苗种70亿单位。
六、持续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年来,我省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优良水质比例不断提升,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断向好,黄河刀鱼、江豚消失多年后重现黄河口。目前,我省已掌握六大类海洋生物多样性本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差异,构建了海洋生物物种数据库。开展了黄河口、莱州湾、庙岛群岛等典型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识别、植被分布调查等工作。着力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将95.4万公顷海域划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扎实推动“蓝色海湾”整治修复项目,修复滨海湿地3000余公顷、整治岸线28公里。开展了互花米草综合治理,全省集中连片的互花米草基本消除。
七、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搭建省环保金融项目库,设立省级环保基金,实施绿色金融评价。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整村授信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贷(GEP贷)、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远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推动银行间市场首单蓝色债券、全国首批转型债券、全国首单可持续挂钩科创票据落地山东。围绕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2023年一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同比增长47.4%,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八、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影响
去年12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我省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蒙阴县分局在“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边会上,向世界人民分享展示了“蒙阴县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实践”——《新桃花源记》的故事,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蒙阴经验和智慧。另外,我省稳步推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生物多样性金融(BIOFIN)山东示范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进行分享,受到广泛关注。
九、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执法
自2017年起,连续6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多部门联合开展“清风”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和震慑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全省公安机关持续深化“生态警长”机制,连续第5年组织开展“昆仑”专项行动,去年5月以来,共侦办刑事案件1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名。农业农村部门严厉打击黄河禁渔期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查办违规违法案件223件,清理取缔“三无”渔船81艘。各市也不断加强监督执法,例如,烟台市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联合执法,2022年查办涉野生动植物案件22起,全年救护野生动物300余只。滨州市在2022年通过专项执法行动,销毁“地笼”900余条、漂网200余米。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再过两天,也就是下周一,将迎来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也是COP15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届时,我们将在青岛市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希望媒体朋友们多支持、多参与、多宣传,大家携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