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有关情况
时间: 4月26日(星期三)上午10:00
出席: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吴承丙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丁绍敏 省公安厅副厅长李祝群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赵艳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高兆阳
内容: 邀请省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有关情况
 
文字实录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李康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我们举行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吴承丙先生,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丁绍敏先生,省公安厅副厅长李祝群先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赵艳女士,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高兆阳先生介绍全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吴承丙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吴承丙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值此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首先感谢大家多年来对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重视、帮助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安排和部署,为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以来,全省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以全链条保护为重点,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扎实推进全省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一、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高位谋划、系统推进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我们建立了省部合作会商机制,高规格召开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印发实施了《山东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山东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山东省专利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实施高价值专利综合奖补政策,5项专项政策纳入省政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2022年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9万件、有效注册商标240.4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5.6%、16.9%;地理标志总量达959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著作权作品年登记数量25万余件、同比增长10.2%;我省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优秀等次。

二、服务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扎实有力。我们聚焦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十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装备、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大力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转化、专利导航等系列工程,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攻关,培育了一批原创型、基础型、应用型高价值专利,2022年专利转让、许可6万件(次),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5件、同比增长40.2%;有力促进了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攀升。我们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利赋能创新发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等专项行动,实施质押融资贴息、保险、风险补偿等政策。2022年全省完成专利质押登记3912项、金额398.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3%和81.4%,知识产权助推企业创新创造的动能更为强劲。我们聚焦优化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领域2022年创新行动,持续优化山东省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登记开放许可专利520项,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新生态,推动解决高校院所专利技术转化难、中小企业专利技术获取难“两难”问题,着力打通知识产权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牵头开展沿黄9省(区)地理标志联合保护行动,加强黄河生态经济带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牵头举办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中法地理标志保护发展论坛、第五届青岛国际版权交易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建设完善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数据知识产权工作地方试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项目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有力辐射带动了全省知识产权整体提升。

三、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大保护工作格局全面构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不断完善全链条保护体系,着力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一是加大严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综合立法,颁布了《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山东省专利条例》《山东省专利纠纷处理和调解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法规规章体系。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扎实开展打击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昆仑2022”、“剑网2022”等专项行动,查办专利、商标、地理标志行政处罚案件5666件,查处侵权盗版案件418起,126家市场主体被列入知识产权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二是构建大保护体系。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与省法院、青岛海关、济南海关签订合作交流框架协议,与省检察院联合出台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与省公安厅建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联勤联动工作机制,牵头开展十二省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活动、相互移交移送知识产权案件线索300余条,多领域、跨区域协作机制日趋完善,工作合力不断加强。三是提升快保护效能。布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7家、快速维权中心3家、商标审协中心1家,建立省、市、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47家,推动建立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快速协同保护体系,2022年办理专利纠纷案件2547件、知识产权人民调解案件3093件,同比分别增长77%、37%。四是落实同保护原则。建立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通报和应急工作机制,建设2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协助办理海外纠纷案件79件,支持100余家社会组织开展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维护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合法利益,为我省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同时,强化社会共治,推动行政、司法、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履职尽责、齐抓共管;在全省上下持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社会共识进一步凝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风尚逐步浓厚。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推动国家和全省重大发展战略,以正在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新的契机,进一步提升使命担当、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高品质服务,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支撑,为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

以上就是2022年知识产权工作的有关情况。下面我们愿就有关内容回答大家的提问。

谢谢大家! 

   李康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国商报记者

目前,版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请问我省在版权产业整体发展方面有哪些亮点? 

   

丁绍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版权产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近年来,我省持续完善版权社会服务,加强版权保护力度,促进版权产业快速发展,“版权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版权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版权作品登记量呈现跨越式增长。新时代十年,作品年度登记量从2013年的30268份上升至2022年的254367份,十个年头增长了7.4倍。2023年第一季度全省著作权作品登记量已达75072份,同比增长122.7%。数量的持续增长,是山东省持续加强版权社会服务力度、提升服务效能的体现。目前,山东省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历经迭代优化,已全面实现著作权登记“零见面”“无纸化”“零收费”。为权利人更加便捷地进行作品登记,全省共设立了19家省级版权工作站,扩展社会服务覆盖面,提升版权宣传力度,确保版权登记服务便民、惠民。

二、版权示范创建成效显著。今年4月,潍坊市成功获批“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至此,我省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增至3个。目前,我省共获批了42家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培育省级版权示范单位424家。在4月23日结束的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十大著作权人发布会”上,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公布山东全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文字综合类“2022年度十大作品著作权人”。该公司将版权与婚嫁、影视、文创跨界融合,形成特色产业生态链,为行业技术创新作出了贡献。

三、版权贸易发展态势良好。我省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贸易基地,为版权成果价值转化提供平台。目前,我省共创建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2家,国家级版权贸易基地1家,省级版权交易中心9家。其中,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积极挖掘体育、工业等领域特色资源,为“体育+版权”“工业+版权”趟出了市场化发展新路径,该交易中心2022年版权交易备案6个亿,带动相关产值100亿;台儿庄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创新开展版权“进景区”行动,发挥“非遗扎染品牌”等基地版权产品的展示、宣传、销售及品牌孵化作用,打造“鲁字号”非遗传承版权保护工程;位于青岛的音乐版权保护与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了音乐发行推广平台“缪萨音乐潮玩”,现已促成超过1800首音乐作品转让和授权使用,成交金额超1700万元。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发挥版权激励创新优势,立足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版权有效运用和价值转化,推动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释放版权创新创造新动能,为版权赋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中宏网记者

请介绍一下山东省公安机关落实《山东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职能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李祝群

近年来,山东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刑事保护职能,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指引,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主动出击、以打开路,重拳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全力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高压严打侵权犯罪。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打击,组织开展“昆仑”系列行动、“助力冬奥、护航两会”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全力遏制犯罪多发高发势头。强化大案牵引,依托“省市县所一体化”工作机制,上下联动、攻坚克难、打深打透,真正发挥“利剑”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在坚持依法平等保护的基础上,畅通鲁企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聚焦侵犯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好品山东”认证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及时掌握犯罪动态,深入摸排案件线索,加大对民族品牌的刑事保护力度。三是推动协同共治共享。主动加强与行政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完善案件移交、线索通报、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检验鉴定等工作机制,凝聚打击合力,推动源头治理。进一步深化与互联网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知识产权领域重点企业的交流合作,借助社会力量和信息资源,提升共治共享水平。2022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刑事案件2806起,捣毁窝点2093处,涉案价值34亿余元。 

   

大众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近期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了《优化知识产权政策效能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能否详细解读一下,谢谢。 

   

高兆阳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立足职能,积极作为,出台了质量惠企、“食安护航”、检验检测服务发展、小微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等一系列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措施。你提到的《优化知识产权政策效能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就是其中一个,这不仅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的细化举措,更是知识产权集成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具体行动。《若干措施》从4个方面,提出了18项具体举措。

一是立足强化要素支撑,提出开展“助企攀登”专利审查员“齐鲁行”行动、实施专利导航精品工程、为企业提供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精准指导等5项工作措施,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行业引领作用的优势示范企业,服务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和知名商标品牌。

二是立足拓宽转化运用渠道,提出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和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开展新旧动能转换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拓展知识产权运营渠道等5项工作措施,推动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变。

三是立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加强重点领域及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推进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等4项工作措施,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支持实施海外知识产权保险等,塑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是立足优化管理服务,提出优化知识产权精准服务、加强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等4项工作措施,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减证便民”工作,开展知识产权公益培训等活动,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相关政策落实,支持创新主体、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广泛宣传,让这些政策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 

   山东经济广播记者

我们了解到山东获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国家试点,请问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赵艳

我省获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国家试点后,主要采取了以下创新措施:一是探索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工作体系,明确工作程序,形成业务规范。二是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压减审批周期,建立线上申请平台,提高用标申请的便利化程度。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实施“互联网+监管”,开展地理标志侵权线索智能检测,实现对线上侵权违法行为的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结合知识产权领域信用风险分类,开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行为“双随机”抽查,实现精准监管。四是促进地理标志运用。加快推进地理标志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规范化运营。实施地理标志示范培育工程,着力提升地理标志品牌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

通过以上创新举措,我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周期大幅压减。省市场监管局对专用标志使用申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公告,有效满足了市场主体的用标需求。二是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大幅增加。2022年全省用标主体共计1255家,同比增长91%。三是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2022年查处地理标志案件353件,3个案例入选国家、省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四是地理标志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拥有有效地理标志商标877件、地理标志产品82个,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制定地理标志产品标准186个,培育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5个,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4个,全省获准用标企业产值402.51亿元,同比增长87.8%,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黄河记者

发布词中提到山东省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请详细介绍一下有关工作情况? 

   

高兆阳

好的。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是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重要举措。2021年6月修订实施的专利法,增加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在专利法实施细则等与之配套的政策尚未出台前,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我省参照专利法中关于开放许可制度的理念特征,先行试点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工作,主要目的是引导专利权人,特别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筛选有市场化前景、实用性较强、适于多方实施的专利,面对中小企业施行免费或低成本的“一对多”开放许可。

为推进这项工作,省市场监管局依托山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了全省专利开放许可声明信息发布平台(网址:http://pom.sdips.com.cn/-“开放许可”-“开放许可信息登记”)。通过信息发布平台,专利权人可提交开放许可的专利信息、经审核后公开发布;专利技术需求方可以登录查询所需专利技术;省内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均可通过接口调用、网页链接等方式,对登记的开放许可信息进行共享应用。通过开放许可,有利于畅通专利供需对接渠道,推进专利技术价值实现;有利于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促成专利转化运用,降低专利技术获取门槛及成本。目前,全省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已在平台登记开放许可专利信息520项,匹配推送中小企业600余家,达成“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45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宣传,提供信息和供需对接服务,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更好服务中小企业。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宣传、关注专利开放许可工作,共同助力创新发展。 

   

李康

记者提问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市场监管局新闻宣传处陈萍女士,联系电话:51792509。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更多>>
  •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 吴承丙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 吴承丙

  •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丁绍敏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丁绍敏

  • 省公安厅副厅长 李祝群

    省公安厅副厅长 李祝群

  •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 赵艳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 赵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