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时间: 2022年1月14日(星期五)上午9:00
出席: 副省长曾赞荣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 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成杰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吴隆杰 省公安厅副厅长李祝群
内容: 邀请副省长曾赞荣等介绍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文字实录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魏长民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副省长曾赞荣先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先生,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成杰先生,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吴隆杰先生,省公安厅副厅长李祝群先生,介绍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曾赞荣副省长介绍有关情况。 

   曾赞荣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2021年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相关情况。首先,我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刚刚过去的一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再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大气环境方面,全省PM2.5平均浓度3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15.2%,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列第2位(天津市20.4%);优良天数平均比例71.1%,同比改善2.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平均3.6天,同比改善六成。三项约束性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水环境方面,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5.2%,同比改善13.1个百分点,提升比例全国最高;在“十三五”历史性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基础上,又历史性全面消除了五类水体;黄河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二类水体标准。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和劣五类水体比例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海洋环境方面,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92.3%,同比改善0.8个百分点。省控以上48条入海河流全部达到或优于四类水质。

——土壤环境方面,受污染耕地全面采取安全利用措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辐射环境总体稳定,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保持100%。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全省环境风险管控总体平稳。 

   

具体工作中,山东省委、省政府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关系,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坚持系统谋划,“十四五”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制定我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1+3+N”规划体系,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其中,“1”为《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为深入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3个行动计划。“N”为碳达峰方案、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和各要素“十四五”专项规划等。

二、坚持务实为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解决。抓实抓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扎实配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靠前抓,各级各有关部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生态环境保护“老大难”问题。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7106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或阶段办结。正在组织制定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创新开展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织对16市开展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同步对枣庄、济宁、泰安、菏泽市开展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截至目前,25845件信访举报件已全部办结或阶段办结,立案处罚1132家、罚款1.08亿元,立案侦查61件、拘留37人。有效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修订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最高奖励金额达到50万元,奖励案件和发放奖金数额与2020年相比都大幅度提升。建立完善“接诉即办”环境信访办理机制,2.63万余件群众信访件及时受理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群众对办理结果的满意率达到98.1%,200项重点信访积案已全部化解。 

   

三、坚持真抓实干,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围绕“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统筹推进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治理,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实施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完成了3395家企业VOCs治理提标改造、857家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累计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25.4万辆,17.2万辆重型柴油货车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并联网;开展扬尘污染整治“回头看”,全省降尘量均值达到每月每平方公里4.5吨,同比改善12.6%,16市均达到生态环境部每月每平方公里7.5吨的要求。围绕“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溯源整治,4万余个排口全部完成溯源,整治完成率达到62.3%;实施汛前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排查河湖1746条(个)、整治隐患7770个。开展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流域内383个工业企业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9.07万吨/日,完成环湖稻(藕)田退水治理9.4万亩。9130个入海排污口和140个工业废水排污口完成整治工作。开展“净滩2021”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岸线岸滩垃圾和疑似污水直排问题5000余处。围绕“让老百姓吃的放心、住的安心”,突出抓好受污染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环境管控,圆满完成农用地详查验收,在全国第一个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验收。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1415家企业纳入监管并向社会公开,在营企业全部完成隐患排查。全面开展非法开采地下水专项清理整顿。提前完成新增400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500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四、坚持生态优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在沿黄9省区率先出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与河南省政府签订黄河流域首个省级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建设了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谋划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截至2021年底,安排沿黄9市中央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资金18.47亿元,省级对下转移支付资金18.23亿元,支持沿黄9市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沿黄9市共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6个,初步形成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集群。 

   

五、坚持协同共治,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持续完善。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省、市、县三级全部成立生态环境委员会,持续对16市党委、人大、政府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出台《山东省南四湖保护条例》《山东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新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65件。省级财政安排209亿元支持污染防治,同比提升21.6%。完成全省及16市“三线一单”划定工作,建立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县际间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省16市133个县(市、区)301个断面全覆盖。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超算云中心,国家和省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系统迁移到济南稳定运行。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16家,居全国第2位。 

   

各位记者朋友,虽然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结构性污染依然突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今年1月1日以来,全国遭遇近三年以来最为不利的气象条件,大面积出现中重度污染天气,我省空气质量同样不容乐观。202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同时,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打造绿水青山新山东,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提前祝大家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魏长民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新社记者

2021年,生态环保工作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请问宋厅长过去的一年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生态环保大事? 

   宋继宝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迎来建党百年华诞。对于山东生态环保工作,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担当作为、克难攻坚,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2.5浓度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改善;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改善13.1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国第一,在2020年历史性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基础上,再次历史性全面消除五类水体,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近期,我们对2021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形成了生态环保领域的“二十件大事”,主要有:

一是牢记嘱托,奋力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上走在前。在沿黄9省区率先制定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成立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观测站,与河南省率先建立黄河流域省际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2021年,山东境内黄河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二是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三是省委、省政府表彰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10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深入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四是建立“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1+3+N”规划体系,明确全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五是认真配合完成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扎实开展第二轮全覆盖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六是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县际间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全省16市133个县(市、区)全部完成301条跨县界河流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签订工作。七是全省PM2.5平均浓度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改善,首次进入“30”时代。八是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历史性全部消除五类水体,“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开门红”。九是出台《山东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山东省南四湖保护条例》,全省生态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十是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省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对全省670余家核技术利用单位、8100余枚正常使用放射源、4200余枚废旧放射源的24小时全覆盖监控。十一是实施重奖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受理的举报奖励案件是2020年同期的11倍,奖励金额是2020年同期的343倍。十二是全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全部落地应用。十三是第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十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取得新突破,2021年,我省成功创建8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均居全国第二。十五是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湾长制”,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的“一湾一策”精准指导海湾污染整治制度文件。十六是圆满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履约清缴工作。十七是淄博马踏湖、青岛灵山湾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十八是创新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紧密衔接工作机制,为依法、快速、有效惩治环境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九是打好危险废物监管组合拳,坚决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二十是建成全国领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
 

   中国环境报记者

请问2021年生态环境部门在为民办实事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来提升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宋继宝

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前全面完成省级生态环保领域6项重点民生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治异味。对全省16市301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帮扶指导,发现问题777个,完成整改726个。二是除噪声。组织16市开展噪声扰民专项整治工作,共组织3006次专项检查行动,着力解决工业、建筑施工、交通和社会生活领域噪声扰民问题。三是汛前清污。开展汛期前河湖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全省累计出动8000余人次,排查河湖1746条(个),攻坚整改点位7770处。去年8月,全省在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3.4%的情况下,国控断面水质仍保持明显向好态势,当月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改善29.4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比例保持为0、同比改善10.5个百分点;79个断面水质较去年提升1个类别以上,占总数的51.6%,汛期水质保障取得积极成果。四是农村污水治理。40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500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五是倾听环保民声。修订完善了《山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规定》,大幅提高有奖举报额度,解决群众举报问题1.8万余个,200件信访突出问题和重访积案全部化解。六是严打危害群众安全的危废违法犯罪。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工业企业、重点场所92239家(处),发现问题40123个、已整改完成40004个,实施行政处罚611次,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9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10名。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生态环境厅聚焦“事真解决”,完善生态环境信访处置“闭环体系”, 从“小切口”进入,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信访及时受理率、按时办结率保持100%,满意率达到98.1%。特别是,新修订的举报奖励制度实施以来成效明显,奖励案件5727件、是2020年同期的11倍,奖励金额是2020年的同期的343倍。有奖举报的深入实施,带来了两方面成效:一方面,全省重点领域排污企业守法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以危废产生单位为例,全省主动申报的单位数量从16230家增加到20130家,提高了24%;另一方面,一批严重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被发现并依法查处。例如:滨州市某企业在夜间时段非法利用塔吊料斗向黄河河道内排放超标废水,根据群众举报,经过3天连续蹲守调查,执法人员当场锁定该企业的违法行为,对举报人实行了重奖;再如,济宁市某重点排污单位在外排水自动监测系统探头加挂水桶,干扰自动监控设施采样,根据群众举报,执法人员迅速奔赴现场,获得企业违法证据,4名责任人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对举报人实行了重奖。

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参与、监督生态环保工作,欢迎通过来信、走访、“12369”网络举报平台、“12369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反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线索,也可以拨打举报热线0531-51799110,我们会及时核查处置,并给予奖励,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安全。

 

   大众日报记者

2021年我省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022年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有哪些重点改革打算? 

   张成杰

2021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聚焦省委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完善全省生态文明统筹协调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省际间(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推动东营市全域、济宁邹城市入选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三是建立山东省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四是开展园区及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环保管家(环境顾问)试点。五是创新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把绿色发展情况作为获取财政资金的先决条件,激励倒逼企业高质量、高效益、低能耗、低排放发展,相关做法被中央改革办转发推介。六是积极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沿黄九市共完成造林9.12万亩。

2022年,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们将重点围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展开。一是加快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二是继续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推进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三是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四是开展海洋碳汇试点,探索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

我们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建设美丽山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良好生态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2021年,省发改委在推动产业低碳化、能源绿色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吴隆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作为工业大省,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特征比较突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任务十分艰巨。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山东紧紧扭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三个坚决”,纵深推进“四减四增”,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向“五年取得突破”加速迈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向纵深推进。出台“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以及“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压减粗钢产量1259万吨,整合退出地炼产能780万吨;组织4批项目集中开工,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07亿元,超年度计划21%;105个“雁阵形”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7万亿元,154个领军企业产值突破2.1万亿元,首批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达9000亿元;预计全年“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超过50%,“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7%左右。

二是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聚焦全省16个“两高”行业,按照“四个区分”“五个减量替代”要求,摸清底数、建章立制,针对性出台22条具体措施,加快分类处置,既坚决把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拿下来,又有效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出台《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办法》,对新上“两高”项目实行能耗、煤耗减量替代,确保“两高”行业能耗、煤耗只减不增。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好于全国1.7个百分点。

三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编制完成了新能源产业、氢能、海上风电等规划,70个县纳入国家整县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试点,数量居全国首位;半岛南3号、4号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发电,实现在建海上风电“零突破”。到2021年11月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761万千瓦,占总装机的32.9%,同比增长3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0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力提速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蓄势突破。聚焦“十强”产业,谋划实施2000个省级重点项目,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二是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配套制定实施能源、工业、科技、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工作方案。三是高水平推进节能降碳。强化“两高”行业精准管理,出台《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促进能源资源高质量配置利用的若干措施》等“1+3”政策体系,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利用。四是加力提速发展新能源。加快布局建设海上风电、陆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和氢能产业示范基地,打造胶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力争“十四五”末,实现我省能源结构调整质的飞跃。谢谢。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介绍一下2021年公安机关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总体情况。 

   

李祝群

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为绘就绿水青山齐鲁画卷贡献公安力量。一是持续重拳出击。全省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始终保持对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全年共侦办污染环境刑事案件3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74名,打掉犯罪窝点242个、团伙225个,涉案价值6.7亿元。二是突出打击重点。紧盯钢铁、化工、建材等重污染行业,紧盯废弃院落、矿坑、荒地等重点区域、场所,紧盯危废“黑中介”等重点群体,紧盯通过货运APP招揽车辆非法转移污染物等高危行为,全省公安机关广泛摸排收集线索,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风险隐患大、危害后果严重的违法犯罪。三是坚持大案牵引。针对污染环境犯罪链条长、地域跨度大、人员组成复杂等特点,全省公安机关深化“省市县所一体化”工作机制,整合优势警力、集中优势资源,对大要案件开展联侦联打、合成攻坚,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打击犯罪,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济南时报记者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请问省生态环境厅将采取哪些工作举措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 

   宋继宝

省委关于2022年经济工作的部署,科学、精准、务实。12月28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省生态环境厅当天下午即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2021年12月31日,出台《关于全力服务2022年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的2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5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

一是进一步优化环评等政务服务。建立2022年度省级重点项目服务台账,对重点项目安排专人跟进服务。排污许可证首次申领办理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到20个工作日。二是支持新上一批生态环保产业项目。选树生态环保产业“百强企业”,予以政策扶持。对新获命名的生态工业园区给予奖补。推动企业开展全年投入60亿元以上的清洁生产改造。开展10个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并给予奖补。开展6个EOD模式试点。三是加快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建设。开展南四湖退圩还湖、东平湖清淤增容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研究,对“就湖筑岛”和“外运处置”等清淤方案比对遴选,做好现代水网建设生态环境保障。启动104家企业总投资约60亿元的全链条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整县(市、区)制农村环境整治。力争开工建设10处以上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四是用好用足绿色金融政策。建立省级环保金融项目库,加快推动人民银行每年150亿元环保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和国开行三年500亿元专项授信落地生效。在气候投融资规模322亿元的基础上,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提出2022年度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环境治理项目清单。五是实施审慎包容执法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轻微免罚,坚决反对“一刀切”。企业问题整改核实全部通过企业服务端线上办理,问题整改审核时间由1个月压减至3天以内,非现场执法比例2022年提高10%以上。严防“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严打非法倾倒危废等行为,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好会议提出的绿色转型行动有关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生态环保、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高质量兑现20条措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魏长民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生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张素华,联系电话:66226127。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更多>>
  •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魏长民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魏长民

  • 副省长 曾赞荣

    副省长 曾赞荣

  •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宋继宝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宋继宝

  • 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 张成杰

    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 张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