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 | 《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 字体:
打印
时间: 2021- 09- 14 10: 36 来源: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和政策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十三五”以来,山东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坚持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快速发展,综合创新能力迈入全国前列。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加速推进,6家省实验室挂牌筹建,建成2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取得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14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达1.46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11%,比201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2020年5月,山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被国务院予以督查激励。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日益加剧的全球科技竞争环境,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经略海洋等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科学、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全面加强科技创新部署,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推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跃上新台阶。《规划》在全面总结全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全省科技创新目标任务,高起点谋划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引领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起草过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专项规划编制的要求,省科技厅于2019年10月份启动了“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对标对表,充分体现走在前列、进位赶超的目标,始终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系统开展“十三五”规划总结评估、“十四五”重大课题研究,组织20(余)次省内外调研,多次征求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智库专家、住鲁院士意见建议,同时反复论证修改。规划文稿先后听取了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200余位代表意见,书面征求了各市政府、省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意见,并在济南、北京组织省科技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论证,形成了规划送审稿。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十六章,分四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主要是第一章,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省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明确了“十四五”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总体布局。提出要围绕项目、平台、人才、企业、园区、金融、要素市场、科技合作、绩效标准、科技管理队伍十个方面,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全区域、全要素、全链条、全社会的创新生态圈,系统增强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强省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八章,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重点研发布局的方向。提出要制定我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提高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加强对产业变革趋势和颠覆性技术替代传统产业拐点的预判,布局前沿交叉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同时,围绕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现代交通、新材料等6大技术方向。聚焦我省战略需求,对乡村振兴、海洋强省、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的技术需求分别进行了单章部署。围绕建设现代化强省和“十强”产业中的应用场景重大需求,布局了氢能大规模应用等一批区域性“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三)第三部分,包括第九章至第十五章。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7项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支撑。面向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系统布局支撑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的科技平台体系,打造一批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高水平创新平台,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构建服务山东需求、产出重大成果、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优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带动全省企业提升发展活力、创新能力、竞争实力。

三是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高水平科技人才集聚。强化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技人才结构优化。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四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动融入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强化济南、青岛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着力优化区域内创新发展布局,有效聚集各方科技资源和创新力量,形成与京津冀、长三角南北联动、引领黄河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打造以陆海统筹为鲜明特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五是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科技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科技合作体制机制,拓展对外交往途径,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搭建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六是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决策与咨询制度、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全面增强科技创新协同治理能力。

七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健全科技金融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创新环境,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四)第四部分,主要是第十六章。从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强化规划协调管理、强化投入保障、强化监测评估4个方面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责任编辑: 温向前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