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山东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 字体:
打印
时间: 2021- 05- 19 10: 03 来源: 山东省地震局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发表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对防震减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视察唐山,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对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行专门部署,深刻阐述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大意义、工作方针、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学编制《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效举措和具体行动。

  二、编制依据

  (一)中央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专项规划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均有专门章节明确防震减灾规划编制要求。《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规划,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防震减灾规划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省级要求。省财经委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主要任务工作方案》,明确省地震局主要负责两项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省防震减灾规划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专项规划之一,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工程纳入了《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也对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

  三、编制意义

  山东境内郯庐和聊考两大断裂带纵贯南北,燕山-渤海地震带在半岛北部沿海通过,南黄海构造带沿半岛东南近海海域分布,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20世纪以来,我省内陆及近海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10次。未来5年我省震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地震灾害潜在风险较大。

  “十三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试点示范省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依然存在短板和弱项,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覆盖不全,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排查、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刚刚起步,全过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尚未形成;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不足,地震监测台网智能化程度不高,地震预报水平未取得明显突破,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有待完善;全社会应对大震巨灾的能力偏弱,各级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缺乏实战锻炼,地震灾情快速获取能力不足,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基础薄弱、供给不足,社会公众防震避灾知识普及不够,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机制不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省人口、产业和财富高度聚集,地震灾害的敏感性、破坏性、复杂性愈发突出,大震巨灾风险防治工作不到位,甚至会干扰和影响现代化强省建设进程。《规划》聚焦服务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强省建设,明确了科学的地震监测预测、有力的震灾预防和有效的救援应对措施,工作重心转向更加广泛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对我省提高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能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四、编制过程

  2019年,省地震局启动“十四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及专项规划预研究工作,2020年上半年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结合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和需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震减灾的工作部署。

  一是明确编制思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家大应急管理体制,准确把握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发展思路和战略布局,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科学谋划事业发展目标。按照要求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了规划编制思路。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规划》编制过程中,在省地震局门户网站和震知卓见公众号面向社会征集了公众意见,并充分吸收;组织召开论证会,听取了中国地震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应急厅等相关业务部门意见;发文征求了市县地震工作机构意见;省地震局多次召开局党组会、办公会、专题会研讨完善规划文本。

  五、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融合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共建共治,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山东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规划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监测预测预警、应急救援、信息服务、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省防震减灾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三)重点任务。深入开展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试点省份建设,在我省基本建成涵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监测预测预警、应急救援、信息服务、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六大体系的公共服务现代化框架体系,工作重心转向更加广泛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建设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调查风险底数,严格抗震监管,推进抗震加固,扩大科普宣传。二是优化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优化监测站网,强化预测预报,科学发布预警,建设专用台网。三是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业务体系,加强应急准备,强化应急响应,提升救援能力,震灾情景构建。四是健全地震信息服务业务体系,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五是强化地震科技创新应用,建设创新平台,加强合作交流,鼓励成果转化。六是构建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强化法治建设,强化行政执法。

  (四)重点项目。为服务规划目标实现,地震部门立足行业优势,聚焦和整合各级政府资源,解决防震减灾基础设施短板和弱项,拟实施“山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工程”项目,具体包括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地震应急技术保障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等4个分项工程。该项目计划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市县财政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我省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和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能力。

  (五)保障措施。为保证规划的落实,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健全投入机制、强化人才支撑、做好规划评估等保障具体措施。

责任编辑: 庞巧巧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