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展新一轮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
公益性岗位超八成在乡村
“‘十四五’期间,在全省创设120万个左右城乡公益性岗位,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创设100万个左右,城镇公益性岗位创设20万个左右。”12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方案》《山东省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介绍新一轮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
自2003年设置公益性岗位以来,我省不断完善岗位开发管理制度,优化岗位设置,截至目前,已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50万人次。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介绍,新一轮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大幅扩大公益性岗位规模,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就业。“十四五”期间,在全省创设120万个左右城乡公益性岗位,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创设100万个左右,城镇公益性岗位创设20万个左右。2022年、2023年每年分别安排公益性岗位40万个左右,2024年、2025年每年分别安排公益性岗位20万个左右。
据介绍,新一轮岗位开发计划中,乡村公益性岗位超过80%。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等群体;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城镇大龄失业人员。岗位设置也更加科学,统筹整合现有公益性岗位,分为公共管理类、公共服务类、社会事业类、设施维护类、社会治理类等岗位,由县(市、区)根据实际,综合设岗或单独设岗。
在岗位待遇方面,新一轮公益性岗位统一实行政府补贴,按照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或月最低工资标准,由县(市、区)按月发放。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夏鲁青介绍,据估算,乡村公益性岗位年均补贴达1万元左右,将显著提高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收入水平。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按照岗位类型、劳动时间等因素确定岗位待遇标准,有效避免“大锅饭”或“平均主义”。为在岗人员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服务管理更加规范,搭建全省统一的公益性岗位精准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对岗位和人员实行“双实名”管理。坚持“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明确城乡公益性岗位的管理由乡镇(街道)统一负责,村(社区)参与做好需求摸排、人员组织、日常管理等工作。进一步丰富监管手段,允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助管理。
省财政厅副厅长陈东辉介绍,我省将切实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据测算,明年各级政府需投入56亿元,2025年当年将达到168亿元以上。加大省级投入力度,对乡村公益性岗位,省级按照每个岗位年均1万元的标准,对市县给予分类分档补助,并重点向财政困难县倾斜。切实加大激励约束力度,加快资金落实进度,对就业补助等资金,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直达机制,并对在就业工作绩效评价中受到表彰的市,给予不低于500万元的定额补助。(记者 刘一颖 实习生 杜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