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探索推进政务公开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融合发展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时间:2020-07-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临清市充分运用政务公开法治思维,指导引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司法部出台的《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助推政务公开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融合,互相促进。

一、以政务公开思维推进公共法律服务阵地建设

(一)市级层面。通过线上征求意见和线下走访民意调查,城区设置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窗口6个,涵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七大主项业务,统一受理法律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快捷窗口服务,同时制定中心规范化运营制度,提升窗口服务质量。截至目前,中心已实现月均办件量150件。

(二)镇级层面。以律师、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群众代表等多方会谈的形式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方意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与山东省“一镇办一团队、一村居一顾问”工程有效衔接,整合基层律师、法律工作者专业资源力量,为镇办工作站明确配置法律专业人员,在政府网站公示各辖区工作站法律顾问聘任情况和联系方式。

(三)村级层面。在全市600个村居全部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室,以政务公开思维为引导,在全市辖区村级法律顾问中落实“十个一”工程,即入一次户、给一张便民联系卡、送一张法律明白纸、发一份调查问卷、建一个公示栏、制定一个村规民约、上好一堂法治课,每月向镇办汇报一次情况,进一步解决群众知晓率低、参与度低的现状。通过量化工作细节,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家喻户晓、深入民心,保障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延伸基层法律服务触角,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打造“网格化”线上政务公开平台

临清市充分发挥线上网络平台在时效性、互动性中表现出的绝对优势,积极打造线上“网格”,将政府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作为横向主干宣传公开平台,将微信互动群、短信群发、QQ群聊、法治宣传视频直播等形式作为纵向互动平台,实现线上覆盖“网格化”推进,将整网脉络织好,不断填充具体内容。为保障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联系方式、受理途径、值班人员情况等便民信息及时让群众知悉,临清市结合实际,联系移动、联通部门,将具体政务工作通过短信群发等形式发送到辖区群众手机中,确保工作高效及时。线上推进横向宣传公开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务门户平台同步展示具体工作,纵向在覆盖全市600个村居、16个镇办的法律服务便民群内进行简单问题答疑互动,通过一对一私信开展具体服务答复答疑、在线咨询,通过法治宣传视频直播形式进行经典、热门案例“以案普法”宣讲工作。截至目前,通过线上网格共公布政务公开类信息3350余条(含重复)、发送政务类提醒短信107条、线上解答法律问题和法律服务5000余次,在互动共享,助推法律服务便民化中成功构筑起一张公开、及时、便民、权威的“交通网”。

三、以探索政民互动新模式为抓手,建成“智慧调解”系统

为推进辖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实现信息化、便民化,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身边难事、烦心事。临清市建成“智慧调解”系统,并对镇、街人民调解骨干进行“智慧调解”系统试运行前的专业培训。“智慧调解”系统上线后,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App,足不出户在线申请启动调解程序,在线选择相关领域专业化调解员,进行视频在线调解,同时调解员可以在线查询参考类似案例解决方式及法律依据,快速制定最佳调解方案。提供“一站式”调解服务,实现矛盾纠纷案件在线受理、分流、调解、结案、回访、归档等全程网上办理。系统正式投入之前,临清市组织志愿者走向街头,选取各年龄段群众代表进行了民意调查,征集群众意见,不断优化程序设置。“智慧调解”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方便了很多远途、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众。“智慧调解”系统以面向社会公开、全民参与、共享法律资源、共建和谐社会为突破口,顺利推进“智慧调解”的运行,实现人民调解的智能化、数字化,有效提升了人民调解工作效能,成为政民互动的新模式。

四、以公开透明为引领,形成政务公开规范化监管机制

一是由临清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根据业务工作初步拟定公开内容。由分管科室副局长审查通过后报送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二是举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将方案在局机关范围内进行预公开,充分征求听取专业部门和配合部门整体意见,根据意见进行调整、修改、汇总。三是由局党组进行最后审议,形成党组规范性会议文件,由局长审查签字后进行实时公开;四是追踪汇总舆论情况和反馈意见,做好后续回访完善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五是登记归档,做长期保存,方便随时查阅。今年以来,临清市司法局利用这一程序推进业务工作和后勤工作公开透明化审查54件,对内容优化调整30余次,有效的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推进,规范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增强了政务公开的透明性。

五、以丰富实践为载体,打造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临清市借鉴各地政务公开创新活动,在形式和载体上进行了一定尝试和突破。以“政府开放日”“公开接待日”和“身份转换”换位思考主题活动为创新尝试,在全系统、全领域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宣传活动。2019年率先在系统内开展了“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司法行政工作”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政协、社会各界人士、新闻记者、受服务群体等实地参观机关场所、基层司法所、律师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法治广场、法治校园等场所,零距离感受办公实况和场所法治建设情况,通过现场座谈、课件介绍等多种形式将司法行政工作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理念、成效展示给各界人士,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局机关设置“局长接待室”,每周四早晨定为“局长公开接待日”(如局长有会或其他安排,由常务副局长代替),现场接待群众咨询,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创新在机关开展“如果我是办事群众”的角色互换体验活动,切身感受群众在办事中不便利、态度差、多跑腿、难沟通等现实问题,积极促进窗口服务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

六、优化提升,政务公开应用到公共法律服务全过程

一是从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提升。各级法律服务阵地政务公开意识明显增强,政务公开力度不断加大,已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积极推进五公开,由“要我公开”提升为“我要公开”。二是从零散信息向整合集约提升,通过建设集约化公开平台,调整信息组配分类,为群众提供各类专题政务信息,提高了政务公开的针对性。三是从公开渠道单一向多平台提升。借助政务新媒体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由原来单一的信息渠道转变为网站、微信微博、电台电视等多样化的政务公开渠道,使政务信息受众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实现公众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四是从政府发布到政民互动提升。通过网站、微信等丰富多样的政民互动栏目和平台传递政府声音、畅通表达渠道,充分吸取公众的意见建议,形成政府群众良性互动的局面。五是从公开随意性到标准化规范化的提升。建立完善了政务公开相关制度,明确各个环节、流程的标准和规范,针对依申请公开受理机构受理程序不严格,答复不规范的情况,梳理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方式、登记、审查、答复、归档和办理流程标准,制作答复标准法律文书,使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下一步,临清市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积极探索,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注重公开形式的多样化,大胆创新,丰富公开载体形式,在更深层次上构筑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网格健全、百姓认同、惠及全民的理想格局,积极体现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需要,推进政务公开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