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编制实践与探索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时间:2020-07-06  

  一、工作背景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改革任务。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具体举措。为进一步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1月8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基层政府对照中央发布的26个领域的标准指引,编制本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实行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省政府办公厅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基层政府编制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东营市东营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政府文件精神,按照“先难后易、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工作原则,确定了保障性住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农村危房改造、市政服务、城市综合执法等5个领域作为第一批标准目录编制试点。以上5个领域标准指引均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目录内容多涉及住房分配、拆迁补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会矛盾高度集中的事项。通过编制标准目录,主动公开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有助于密切政群联系,缓和社会矛盾,加强权力监督,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截至目前,东营区5个试点领域标准化目录编制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共编制完成823条标准目录。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工作部署。召开了全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会议,全面传达了省政府文件精神,重点对5个试点领域目录编制涉及单位进行了任务部署。由于5个领域工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便于工作开展,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在5个领域涉及单位选派业务骨干,成立了工作专班,采取非集中办公的方式,共享资源,合力推进,确保正常工作进度。

  二是事项深度梳理。为防止标准目录事项出现缺漏,工作专班以各单位三定方案为基础,以国务院发布的标准指引为模板,对照各单位权责清单和服务事项清单目录内容,逐条梳理单位职责,明确每个事项的公开主体、公开属性、公开形式以及不予公开的理由和依据。同时对每个事项进行最大限度细化分解,直至细分到最底层,确保事项目录指向明确、操作性强。

  三是开展现场办公。根据试点领域单位反馈的困难和问题,区政府办公室成立工作督导小组,由分管副主任带队,政务公开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深入单位开展现场办公。通过与单位有关领导和业务骨干进行面对面交流,立足单位实际,深入探讨存在问题,形成妥善解决意见,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东营区政务”公众号和政务微博、政务公开公示栏、政务服务大厅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等线上线下平台,面向社会广泛征求5个试点领域标准目录初稿修改意见,共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1条,采纳5条。

  五是确立区级标准。以我省实施标准化战略为契机,充分利用区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制定有关职能,积极参与制定5个试点领域标准目录,将其确定为区级行业标准,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各领域公开目录编制提供标准模板和成熟经验。

  三、工作成效

  一是保障性住房工作成效。通过编制保障性住房领域标准目录,积极推进全区公租房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实现公租房网上审批、即时受理,实物配租申报和货币补贴同步进行。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开宣传公租房网上办理事项,阅读量累计达5万次。截至目前,已完成公众端业务受理52户,审核公示4户。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公开,全力推进2020年万泉世福源二期和泽苑小区共1392套棚户区改造工作,并将建设进展每月按时在政府网站上公示,取得良好效果。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成效。通过农村危房改造领域目录编制,深入推动全区危房改造工作开展。印发了《东营区农村危旧房屋整治督导工作方案》和《东营区危旧房屋拆除验收标准》,抽调有关区直部门、镇街24名人员,组建4个督战队,对农村危旧房屋专项整治工作实行全过程督导,建立销号和验收制度。整治工作全过程及时通过区政府网站和镇街政务公开宣传栏主动公开。针对排查出的4404处C、D级危旧房屋,实行分类处置、挂牌督战,切实巩固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实现全面消除农村危旧房屋的目标。该项工作已经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全市推广。截止目前,全区已完成52户危房改造任务,已拨付补助资金34.38万元。

  三是护航拆违拆临工作成效。通过编制城市综合执法领域标准目录,积极推动政策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违建治理社会氛围,夯实了违建社会化治理的群众基础。线上及时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及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公示举报电话,推送相关信息报道;线下通过宣传车深入村居社区流动宣传、发放宣传广告、在小区宣传栏张贴“监督举报电话公示”及“违建公示”,切实畅通公开渠道。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让打击违建行动更具震慑力,构建起“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四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通过编制城市综合执法领域标准目录,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选取10个居民小区作为东营区首批垃圾分类先试先行小区,先后完成公共机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基本情况摸底、厨余垃圾处理试点项目选址、其他垃圾清运体系建设、垃圾分类智慧平台架构设计。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通过政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开,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格局。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各试点领域单位建立健全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职人员。切实提高各单位思想认识,从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推动工作,把政务公开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将其作为推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助力。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加强政务公开顶层设计,在区级层面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实行区级领导、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部门单位三级联动,建立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模式。推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立足工作实际需求,实时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加强督导问责。完善政务公开督导考核机制,加强日常督导力度,定期通报各单位工作进度;实行社会公众参与评价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对任务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单位,依法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