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聚焦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关切,政务公开渠道更多样、政策解读更精准、回应社会关切更及时,上半年就业和保障工作成绩亮眼,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推进公开渠道多样化
为让企业在疫情期间停工不停“训”,劳动者停工不停“功”,区人社局开通全市人社系统首个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直播平台,结合产业实际和企业用工岗位需求,为城乡劳动者进行育婴师、中式面点、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电工和焊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1200余人,企业在职职工1620余人;指导36家企业,依托自有网络平台开展新员工岗前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已完成新员工培训1500余名。
二、提高政策解读精准性和针对性
为全力支持企业稳住就业岗位,区人社局重点摸排全区2416家“四上”企业,成立企业服务用工专班,选派46名机关干部担任服务专员,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对惠企利民政策执行标准和范围、普遍疑虑和争议点,有针对性开展解读,并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政策找企”,加快实施援企稳岗补贴政策。截至5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3%,政策性扶持创业265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55万元,为1113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7090万余元,稳定就业岗位30万余个。
三、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为依法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区人社局及时研究梳理疫情期间劳动关系政策,回应社会关切,做好企业用工指导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密切关注网上咨询和提问,安排专人梳理各渠道反映的劳动关系热点问题,及时公开回复;推出“视讯云桌”远程执法特色服务,实现劳动监察、职工、用人单位“三方”无接触维权。“视讯云桌”远程执法分远程调解和远程办案两种模式,通过“互联网+效廉智库”进行远程视频连线,指导各镇(街道)及基层调解机构(组织)开展执法办案及劳资纠纷调解工作。1-5月共为36名职工挽回工资、社会保险费等损失20万余元,企业、职工反响满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