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关于加快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 字体:
打印
时间: 2020- 06- 09 14: 44 来源: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省委、省政府对推动全省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统筹谋划打造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为深入实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鲁南经济圈(临沂、济宁、枣庄、菏泽)一体化发展,按照刘家义书记等省领导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在充分征求相关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建议,认真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发展经验,并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与相关方面人员组成专班,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3月23日,省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按照会议精神,针对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特别是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暴露出的问题,对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相关产业生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补充完善。4月4日,省委常委会第184次会议研究审议了《指导意见》并原则通过。省发展改革委按照会议精神认真修改完善后呈送王书坚常务副省长。王书坚同志批示:“拟同意。报家义、干杰同志审示”。4月25日,李干杰省长圈阅。26日,刘家义书记批示:“原则同意。请书坚与凌文同志组织发改、工信等相关部门再推敲完善即发”。随后,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学习刘家义书记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调研座谈时的讲话精神,按照王书坚同志和凌文同志意见,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5月8-11日,呈送各省委常委、付志方同志、于晓明同志进行了审签。目前已正式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

  二、《指导意见》总体考虑和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总体谋划、滚动实施”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般原则,突出鲁南四市农业基础较好、毗邻周边省份、文旅资源丰富、经济后发优势突出等特点,把鲁南经济圈定位为乡村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重点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文旅融合、深化区域合作、加大政策支持等内容。

  《指导意见》共包含8个部分。

  第一部分,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协同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4条政策措施。一是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铁路方面,加快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兰考段、京雄商高铁山东段、京沪高铁二通道潍坊至新沂段、滨淄临高铁、济枣高铁等项目建设。公路方面,建设临淄至沂南延至鲁苏界高速、济南至微山高速、日照(岚山)至菏泽公路枣庄至菏泽段工程等高速公路项目。机场建设方面,加快菏泽机场、枣庄机场新建和济宁机场迁建、临沂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二是统筹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淮河流域南四湖片等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加快推进魏楼水库、田集水库等平原水库建设,实施岩马水库增容等调蓄水源工程,论证推进黄山水库、济宁引黄西线等重点工程,加快闫潭灌区等现代化改造。三是强化能源协同保障。规划建设大唐郓城国家电力示范项目,开展枣庄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快山东管网南干线天然气管道等能源输送管道建设,推进菏泽单县盐穴地下储气库前期研究论证。四是打造“数字鲁南”。 推进鲁南(枣庄)、鲁西南(菏泽)大数据中心和济宁、临沂华为云大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建设鲁南经济圈分布式共享数据库,打造鲁南“新型智慧城市群”。

  第二部分,统筹城乡发展互促互进。针对鲁南四市农业基础较好的特点,在《指导意见》中专门提出了3条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四市率先打造形成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建设全省“三生三美”先行区。推进枣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牡丹区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金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等建设,提升济宁礼飨、临沂果蔬、枣庄石榴、菏泽牡丹等品牌影响力。二是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鼓励四市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改市、镇改街道。三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护机制。支持四市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鼓励城乡校长、优秀教师挂职交流。推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等省、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跨区域对口帮扶制度,建设县域内医共体。

  第三部分,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围绕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充分发挥鲁南四市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错位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4条政策措施。一是推动制造业错位布局协同发展。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推动四市化工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整合优化和“进区入园”,做大做强临沂、菏泽现代高效农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枣庄、济宁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主导产业壮大工程,省里在土地供应、资金安排、能耗指标、项目布局等方面,重点支持临沂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养老、体育等产业,打造国内知名的医养健康产业基地;枣庄发展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主的智能制造业;济宁发展以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菏泽发展以现代中药、抗病毒系列新药、靶向药物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孕育工程,谋划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力争点上有所突破。支持兖州工业园区、滕州经济开发区、菏泽经济开发区等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二是合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商贸物流、医养健康、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服务业,联合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务业聚集区,共同培育高端服务品牌。高水平建设临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济宁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菏泽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支持临沂、济宁申报全国家政服务业“领跑者”试点。三是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四市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共建共用,牵头或参与实施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建设鲁南高铁沿线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山东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规划建设临沂现代物流、济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菏泽生物医药等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四是加快重大载体平台建设。鼓励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交流合作,引导行业骨干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教融合联盟。依托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中原技术市场、临沂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平台,联合打造以对接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重点的区域技术转移中心。支持四市共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联合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第四部分,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鲁南四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围绕提升儒家文化、红色文化等齐鲁优秀文化影响力,打响东方圣地、鲁风运河、水浒故里、亲情沂蒙等旅游品牌等方面,提出了2条政策举措。一是建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提升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影响力,高质量规划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深入挖掘伏羲祖源文化、墨子创新文化、鲁班工匠文化等特色资源。协同推进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传承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齐鲁文化品牌。二是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组建鲁南旅游联盟,依托“三孔两孟”、台儿庄古城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沂蒙革命老区、孟良崮战役、台儿庄大战等红色资源,打响东方圣地、鲁风运河、水浒故里、亲情沂蒙等旅游品牌,建设全国知名研学旅游目的地。挖掘鼓吹乐、柳琴戏、山东梆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建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实验区。支持济宁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行四市居民旅游同城化待遇。

  第五部分,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在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生态污染联防联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提出了3条政策举措。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协同推进“四减四增”行动,倒逼四市煤炭、化工、冶金、建材、木业等行业提质升级。建立区域环评会商机制,协同实施重大项目环评。二是推进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加强与京津冀通道城市、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根据各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同比变化情况和水质达标情况,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实施区域污染应急联动,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三是强化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启动实施南四湖保护整治利用工程,统筹做好省级自然保护区、沿湖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渔民安居上岸等工作。实施沭河、蟠龙河、泗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大运河通航河道生态保护,确保南水北调沿线水质。推进微山湖等国家级湿地提升改造,支持济宁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加大枣庄抱犊崮和峄城石榴园、山东南四湖、临沂大青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

  第六部分,持续深化区域开放合作。围绕更好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搭建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等方面,提出了3条政策举措。一是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开展滩区土地和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点河道防洪综合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支持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协作发展先行示范区。加强与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合作,鼓励济南、青岛加大对临沂、菏泽帮扶力度。二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鼓励纺织、机械、化肥、木业、造纸等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建设境外生产基地。提高“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密度和“重去重回”比例,做大做强中欧商贸物流园等海外临沂商城,推进临沂“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三是搭建对外开放平台。高质量建设中日韩(济宁)国际合作项目试验区、国家中印科技国际创新园等园区。支持设立菏泽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济宁申建综合保税区。推进临沂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济宁梁山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支持临沂创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第七,促进社会事业共建共享。针对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特别是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暴露出的问题,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教育交流合作和人类资源联合开发等方面,提出了3条政策举措。统筹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面,支持四市建立公共卫生现代化信息系统,推动医疗信息电子档案共享和疾病监测、病毒溯源等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推进省传染病防治菏泽分中心、鲁南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建设。四市联合组建区域专科医疗联盟,鼓励医疗卫生人才跨市多点执业,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到上级医疗机构研修。支持创建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城市。加强教育合作交流方面,建立鲁南高校联盟,加强菏泽学院、枣庄学院等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建立鲁南职业教育联盟,鼓励联盟内院校和企业共建共营实训基地。提升沂蒙干部学院、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水平,打造高质量、高标准党性教育基地。四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逐步免费开放。联合开发人力资源方面,聚焦主导产业定期联合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等模式,共建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推广菏泽“归雁经济”经验,加大对在外人才返乡创业扶持力度。

  第八,组织实施。围绕更好推进《指导意见》落地落实,提出了具体化的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从2020年起,将鲁政办发〔2019〕13号中支持鲁西崛起的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临沂、济宁两市。省有关部门认定省级各类创新平台,适当对四市降低门槛。支持四市依托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确定省级重点项目和省级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等重大项目,安排能耗、土地、资金等要素,向四市重点倾斜,需要市、县(区、市)配套资金的,降低配套比例。支持四市争创国家改革试点,优先安排省级改革试点。另一方面,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支持四市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重点探索在毗邻市(县)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立资源共用、成本共担、项目共促、利益共享合作机制;共建共享“双招双引”平台,协同开展“双招双引”,联合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组团赴国(境)外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开展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成果在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等多领域应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执行联席会议决定的、不违背法律法规的行政行为实行尽职免责。大张旗鼓褒奖激励改革者,对先行先试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

责任编辑: 倪文秀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