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自贸区政务服务改革再有新突破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0-04-13 10:34 来源:烟台日报

中国(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企业服务专区

窗口工作人员提供“金牌保姆式”审批服务

  非接触式的网办件目前占比达到75.7%,密集推出“四书合一、三一审批”“不见面”核查等一批全国首创性改革新举措。

  记者昨日从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该局继续抢抓自贸区背景下改革机遇,把疫情时期特殊形势作为倒逼深化改革的契机,以“极简审批、极速办理、极优服务”,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抓机遇、抢时间,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设烟台市现代化滨海新区积聚势能。

  聚力“点上”突破

  制度创新“不停步”

  疫情之下,自贸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激流涌动。一边是工作人员严阵以待把好疫情“防控关”,守护群众办件安全,另一边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倾力塑造和自贸区烟台片区发展建设相适应的一流营商环境,做到“两手抓、双胜利”。

  继推出企业开办“集成式”审批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又将目光落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改造上。为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出台《自贸区烟台片区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四书合一”的意见》,在全国首推投资建设项目“四书合一、三一审批”。所谓“四书合一”,即对自贸区烟台片区范围内的区级审批、核准的非高耗能行业项目、非重大涉稳项目,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与节能报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等进行整合,共同形成一个报告文本。“三一审批”,即实行一体编制、一次报审、一文批复。实行“四书合一,三一审批”后,预计可将报告编制时间压缩2/3、审批时间压缩3/4,为企业支出费用减少近60%。

  经过双方积极协调对接,3月11日烟台海关窗口正式进驻自贸区烟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可办理报关企业注册登记、变更、注销等3个事项,并就其他海关业务提供咨询服务。据悉,这也是全省范围内海关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首次尝试。烟台海关距离政务服务中心15公里。

  “以前办业务,企业要跑到位于芝罘区北马路1号的烟台海关,往往一个来回就是大半天。从‘15公里’到‘零距离’,让外贸型企业办事无需再两头跑,也有利于对多个事项的一窗受理、流程再造,体现的是自贸区烟台片区对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追求”,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陈波说。

  审批办理过程中,除了要在窗口对报审材料进行审查,有的事项在出具正式审批意见前,还需要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验。由于地点相对分散,现场踏勘平均2/3的时间都“跑在了路上”。为了让企业尽早开门营业或赶上“良辰吉日”,工作人员都尽最大可能提高效率,但在受理业务扎堆时,难免还是会出现排队等待问题。有时排上号、纳入当日路线了,企业方面又临时有事,只能双方再次预约。针对解决这一问题,行政审批局首批选取医疗机构校验、门头牌匾设置审批等6个事项,创新推行“远程勘验”。对这些风险小、可纠正的事项,申请人通过上传不间断视频、重点部位图片的方式,即可通过勘验环节审查。截至目前,已有22家企业通过远程勘验的方式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

  倒逼“面上”改革

  网上办件“快攀升”

  目前,开发区本级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99%以上可实现网上办理。虽然可以“网上办”,但绝大部分的企业、群众还是习惯到窗口现场办理。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危机,行政审批局敏锐看到“危中有机”,利用特殊时期下的特殊形势,通过出台制度、完善流程、加强培训,倒逼深化“网上办理”,把疫情期间的审批工作,作为深化改革的一次大考,在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工作积累了经验。

  正月初十开门后,政务服务中心发布《致市民倡议书》《关于全面实行企业登记“零见面”审批的通告》等,充分利用山东政务服务网、烟台“一手通”手机APP等平台,设置证照接收、寄送专窗,大力倡导“非接触式”审批。在办理过程中,窗口人员全程提供网上咨询、网上审批,免费为企业提供寄送服务。目前,网办件占比大幅跃升至75.7%。

  格瑞特智能科技(烟台)有限公司通过全程电子化审批拿到了企业营业执照,成为疫情以来以全程电子化方式完成注册的第300家企业。除了企业登记注册、劳务派遣服务许可等事项,相对更为复杂的工程建设审批,也可借助网上办理实现“零见面”审批。

  3月13日下午,一场特殊的“联合导办”会议在政务服务中心A座六楼会议室紧张进行。会议室内,由行政审批局牵头,规划建设、宣传群团、环保、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等窗口单位首席代表、业务骨干依次列坐。会议室大屏幕上,烟台九目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潘玉国正在就项目手续对各部门“面对面”线上提问。这场专门为该公司OLED显示材料及其他功能性材料项目召开的联合导办视频会,成为“保姆式”服务延伸到“线上办”的新尝试。借助视频导办这一平台,政府和企业有充分沟通的机会,解答了困扰企业的规划、环评、消防等多方面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燃眉之急”。

  “我们身在大季家工业园,没想到不用跑部门、跑窗口,就能让这么多部门‘面对面’解答项目审批的问题,自贸区有这样的营商环境,我们对新项目按期开工和投产信心十足。”潘玉国感慨地说。

  加大“量上”测试

  改革样本“再扩容”

  自贸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压力测试,积极贡献自贸智慧、自贸样板,为更高水平开放提供“改革经验”。通过攻克堵点、改革升级,持续增强区域发展的软环境和竞争力,在先试先行中释放改革“红利”。

  自贸区烟台片区获批到现在,行政审批局已有中日韩跨国审批、企业开办“集成式”审批等6个自贸区创新案例,经省市推荐报送至国家商务部。瞄准存在的堵点、痛点,持续解放思想、开展“头脑风暴”,提出改革的新举措、新路径,这只是推动工作的第一步。持续放大“样本流量”,让改革真正发挥作用、务求实效,才是最终目标。

  近日,在韩国首尔,自贸区驻韩工作人员为丽源莎(烟台)科技有限公司和路福(烟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家韩资企业颁发了自贸区烟台片区营业执照。借助“中日韩跨国审批”服务,通过对申请材料电子版进行网上不见面审批,半个工作日内即完成了2家韩资公司的注册登记审批及营业执照的发放,使韩国投资者免受疫病侵袭的风险,不出国门就拿到了自贸区企业的营业执照。今年,在“跨国办”经验基础上,自贸区进一步制定《跨国审批服务实施细则》,切实将优质服务转化为投资吸引力。目前,已有4家韩资公司在境外获得自贸区法人资格。

  3月16日,由日本夏普株式会社独资设立的烟台夏智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成为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第一家“跨国办”日资企业。该公司投资总额3600万美元,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跨国办”创新尝试,让自贸区有了吸引日韩企业的“金招牌”,既缩短了来往日韩之间的空间距离,也拉进了和投资者的心理距离。

  目前,通过企业开办“集成式”审批,已有400多家企业享受到了“只进1扇门、最多跑1次、2小时办结、公章免费送”式的高效便利,让企业在首次办理审批、拿到“准生证”这一环节,即能感受到自贸区烟台片区的卓越营商环境。 YMG全媒体记者 姜春康

通讯员 赵峻峰 赵泽 张晟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陈晓梅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