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启动
时间:2018-08-18来源:大众日报

  8月17日,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国际院士港成为海内外瞩目的焦点。当天,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项目观摩活动正式启动。在众多观摩项目中,院士港无疑吸引了最多目光。

  建设虽只有两年,院士港发展却出人意料:签约引进108名院士——不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国宝级”科学家马伟明院士、当代“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之父”Seeram院士等“大牛”;8个院士项目产出25种产品,到今年底将累计实现院士项目落地3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

  本次院士行更是蔚为大观: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分布于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精尖缺”科技领域的近百名院士济济一堂,共商合作大计。作为最高层次人才的院士们,为何偏爱“扎堆”院士港?

  以才引才 “补链成群”

  招才引智是个“技术活”。对院士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来说,相比政府磨破嘴皮,“朋友圈”里的“吆喝”往往更有效。院士港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本身的“磁场吸引力”,谋求以才引才的良性互动。

  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印度海水淡化协会主席普拉迪普·库马尔·特瓦里在海水淡化及净化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曾成功完成对印度东南海岸最大的、最早的基于混合多级闪蒸反渗透(MSF-RO)技术的核脱盐工厂的设计、安装、测试和调试工作。虽然这是首次来到青岛,但普拉迪普·库马尔·特瓦里表示,国际院士港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据了解,国际院士港专门邀请他参观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的项目。当得知倪院士研发出了全球领先的海水淡化装备技术,侯院士研发的以纳滤膜为主体的净水材料有千亿元的市场时,普拉迪普·库马尔·特瓦里感到非常惊喜。

  与普拉迪普·库马尔·特瓦里首次来访不同,瑞典皇家科学院瓦伦堡青年院士吴耀文则已经与青岛国际院士港有过多次接触。这次,他是专程从瑞典赶来的。1980年出生的他主要从事内膜运输调控机制以及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自去年3月份与青岛国际院士港首次接触,一年多的沟通下来,吴耀文这回正式决定将自己团队的体外诊断项目落户院士港。目前双方正着手准备签约。

  “除了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扶持,院士港在人才圈里形成的口碑效应是我很看中的因素。”吴耀文介绍,在此次参观院士港的过程中,他同先前已进驻的陈璞院士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后者在院士港推进的抗肿瘤新药研发项目和他的研究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双方将进一步寻找合作机会。

  交叉融合 “气场”强大

  不同学科的交叉点最有可能诞生重大的科学突破、带来革命性的研究成果,这已经成为科学研究领域的共识。记者在采访中深刻感受到,院士港正是暗合了这一创新发展规律。院士港为院士们营造的跨学科的创新研究氛围,对院士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Charles Mackay是山东的老朋友了,之前与国内一省会城市的科学研究院有过合作项目,让他最后决定落户院士港的,是院士港形成的科研资源交叉融合的“气场”。“我是搞生物科学的,但在这里,能同时与来自化学、物理等各领域的顶尖人才交流。”他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黄维也对院士港所搭建的跨国别、跨经济体院士的交流互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这也是促成他此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当前的科学发展阶段,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互动对产生新的原始创新思想很有帮助,尤其是一些变革性和颠覆性技术的诞生。”在他看来,假以时日,还将有更多创新成果从院士港走出,也将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直接服务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

  “院士港内各个项目都是来自不同领域,交叉领域容易出创新。”吴耀文本身从事的就属于化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研究工作。他坦言,人类未来将面临诸多可持续发展难题的破解,这都将越来越依靠跨越国界的交流合作,院士港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契机。

  数据显示,院士港的院士构成目前已初步实现“三三制”格局——中国籍院士、华裔外籍院士、纯外籍院士各占1/3。陈璞也提到,这有利于将西方严谨超前的科研理念与中国人的勤奋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强有力的“创新江湖”。

  完善机制 破解“瓶颈”

  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之间存在着鸿沟,即便处在人才金字塔尖上的院士,也常常会面临这样的困扰。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青年院士朱晓香对此很有感触:科学家往往专注于科研攻关,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但并不擅长项目运营和市场推广,如果没有好的运行机制,创业成功概率较小。

  青岛国际院士港推动构建“党政军企金、产学研用推”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出台《青岛国际院士港资助服务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为院士项目启动期提供项目综合资助、院士生活补贴、办公和研发场地等支持。

  “为推动高新产业发展,组织层面等表现出的实干精神让我印象深刻。”朱晓香表示,院士港不仅有一支“嗅觉敏锐”的招才引智队伍,还为每个院士提供“妈妈式”的个性定制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科技创新的阻力,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记者了解到,此次海外院士青岛行期间,她正探索与院士港在对地观测和智慧城市方面的合作。

  塔尔韦·卢克是海外院士青岛行中唯一的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担任着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RP结构研究组和结构抗火设计组主席。世界各地尤其是海滨城市对水泥及高性能建筑材料要求逐步提高,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这儿非常有活力,很适合创业。”一开始他还担心自己不熟悉中国市场,也没有产品推广团队和销售渠道,考察院士港后,得知会为他提供场地、资金方面的帮助,塔尔韦·卢克表示希望能尽快在中国组建起自己的团队,通过与更多院士的合作,促使科研项目尽快落地。

  院士港提出的“妈妈式”产业化一条龙服务让吴耀文印象深刻。“科研工作者都希望学以致用,但落地过程往往存在很多瓶颈。”他专门提到了院士港定期组织的高水平成果对接会,“这能让科学家可以和企业家、投资者零距离沟通,让我们尽快找到合适的商业合作伙伴,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记者 玉婷 洪杰 晓帆 肖芳 宋弢)

(责任编辑:宗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