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时间:2018-07-24来源:大众网

  15:30魏长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 魏长民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魏华祥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关兆泉先生,省统计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陆万明先生,介绍我省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现在,请魏华祥副秘书长介绍相关情况。

  15:30魏华祥


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 魏华祥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继续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GDP)为3965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71.8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731.9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654.4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比例为5.7:44.7:49.6,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15:31魏华祥

  一、经济运行情况

  从经济运行层面看,呈现出“稳、优、好、新”的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企稳向好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聚。一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2386.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6%。夏粮再获好收成;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406.1万吨,同比下降2.3%;禽蛋214.2万吨,增长1.5%;牛奶130.6万吨,增长1.1%。二是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增幅比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41个大类行业增长面87.8%,比一季度扩大4.9个百分点,呈现回暖态势。三是对外贸易逐步趋稳。上半年,外贸进出口88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4825.6亿元,增长1.4%;进口4032.8亿元,增长0.9%。一般贸易进出口6086.8亿元,同比增长5.9%,占进出口总额的68.7%,比重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8.5%,进口增长2.8%。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15亿元,增长1.3倍;其中,出口8.6亿元,增长95.5%;进口6.4亿元,增长1.8倍。四是就业物价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4.5万人,增长7.9%,完成年度计划的67.7%;城镇登记失业率3.39%,比去年年底降低0.06个百分点。物价走势比较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2%,与一季度持平。

  (二)经济结构优,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不断提升。一是产业结构趋优。工业结构继续呈现“两高一低”的特点,上半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和8.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5个和2.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9%,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短板进一步拉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4%。二是投资结构趋优。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其中,服务业投资增长15.1%,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57.6%,同比分别提高0.5个和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自4月份以来持续下降,降幅为7.9%。薄弱领域投入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5.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2.7%。三是消费结构趋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其中乡村零售额增长10.3%,增速快于城镇市场1.2个百分点,成为消费新亮点。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7.9%;网络消费增势不减,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6.5%,较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6.9%。消费升级势头明显,精品旅游、医养健康等服务型消费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快速增长。

  15:32魏华祥

  (三)发展效益好,经济增长与质效提升互促共进。一是财税质量稳步向好。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71亿元,同口径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4.4%,占比达到74.3%,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二是金融信贷运行稳定。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5231.3亿元,增长9.0%;上半年新增本外币贷款4238.46亿元,同比多增470.6亿元。三是企业效益稳步向好。前4个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5.7%,2014年以来增幅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月份增长17.1%,再创年内新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上半年,省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8.7亿元,同比增长64.8%,是2004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四是居民收入稳步向好。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39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2元,增长7.7%,继续高于生产总值增幅。五是市场预期稳定向好。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购进价格分别上涨4.1%和3.9%,出厂价格涨幅连续5个月高于购进价格。先行指标保持较快增势,公路货运量增长7.5%,外贸港口吞吐量增长8.3%。消费者信心指数表现良好,二季度为123.4,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企业生产经营预期较为积极,二季度,我省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4.99,企业景气指数为126.46,分别高于去年同期3.08和4.26点,处于120以上的“较为景气”区间。

  (四)发展动能新,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一方面,“四新”经济成长持续提速。编制了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方案,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达到203家和85家,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上半年,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9.4%、100%、58.3%和37.7%。另一方面,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提高。重点出清低端落后产能,发展高端优质产能,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一期一步工程全面投产;计划关停的10处煤矿,7处已停产。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3.43元,同比下降0.57元;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6%,处于40%-60%的合理区间。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8.1%,济青高铁、潍日高速、济南轨道交通等项目加快实施。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5851.4万平方米,增长9.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150.0万平方米,增长8.8%。6月末,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积分别下降23.8%和31.0%。三年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开展,上半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94.5%。

  15:35魏华祥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重大工程和战略推进有力。一是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速推进。目前,各市实施规划和“十强”产业规划均已编制完成,构建起覆盖全省、相互衔接、配套联动的规划体系。发布推介第一批优选项目450个,总投资1.8万亿元,初步签约授信金额超过100亿元。上半年11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2亿元,57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40个,开工率70.2%。召开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推介会,推介项目150个,总投资6100亿元。二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起步良好。出台全省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农业“新六产”发展全面提速,省级农高区总数达到16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总数分别达到19.8万家和5.5万家。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99.8%的村通达客车,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5%以上,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931.5万户,90%的建制镇和已经建成入住的农村新型社区全部建有污水处理设施。三是海洋强省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印发了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召开了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并编制完成建设实施规划,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实现了共建共享。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制造、涉海高端服务等涉海产业蓬勃发展,预计上半年全省海洋经济增长11%左右。

  (二)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新进展。建立完善了金融风险监控机制和防范处置交办制度,针对重点风险企业,构建起严密有力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处置不良贷款898亿元。二是精准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开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省级专项扶贫资金增加到25亿元,同比增长13.6%;累计发放小额扶贫信贷124.4亿元,支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建设的46个安置区全部开工建设,其中23个已竣工;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累计拨付省级以上补助资金83.87亿元,占应拨付资金总额的56%。与新疆、西藏、青海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是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新进展。能源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长51.1%,占全社会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9.2%,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持续下降,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2.0%,煤炭消费下降7.6%。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5.4%,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6天。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59.0%,比一季度提高8.4个百分点。

  (三)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一次办好”改革实施方案,改革范围从依申请服务事项扩大至政府全部行政服务事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省属首批58户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已有41户基本完成,其中10户企业开展了员工持股试点工作。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机制更加健全,公共资源交易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上半年实现总交易额6942.5亿元,增长19.9%。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环境保护税和水资源税税制改革等稳妥推进。扩大开放步伐持续加快。圆满完成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各项任务,青岛获批创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加紧谋划和推动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117项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在我省落地实施。深化对外投资合作,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655.2亿元,增长3.8%;预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51.2亿元,增长48%。

  (四)民生保障全面加强。民生投入力度不减。上半年,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12.7%、11.3%和12.6%。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上半年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31.7万人、7316.9万人。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45.7万套,开工率54.1%;基本建成26万套,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开工老旧小区整治建筑面积224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7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3万户。累计完成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工程投资107.8亿元,开工新建、改扩建学校595所,竣工109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文化中心建成率分别达到89.4%和99.3%。

  15:39魏华祥

  总的看,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符合预期,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动力不断增强,好的因素持续积累,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一年全面起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省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部分重点行业深度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仍需巩固。下一步,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发展海洋经济,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确保完成全年任务,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释放有效需求。一是精准施策扩大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从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行业推出一批有利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示范项目。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济青高铁、鲁南高铁等11个续建项目,泰安至东阿等27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项目建设。三是深挖消费潜力。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开展以“至诚山东、购享齐鲁”为主题的系列消费促进活动,组织好山东精品节,进一步推广“鲁产名品”。大力推进精品旅游、全域旅游,积极引进国内外旅游项目和知名品牌。规划布局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立高效的城乡物流网络体系。

  (二)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一是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四新”经济发展。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集约集聚,提高亩产效益。坚持以“四新”促“四化”,积极培育新经济,引领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加大新兴服务业培育力度,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积极推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在我省布局。二是扩大融资规模。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向制造业关键领域倾斜,创新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模式,助推实体经济与金融业良性互动。通过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较低成本的信贷支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权交易中心融资。三是防范金融风险。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机构风险,抓好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探索实施区域不良贷款动态管理。

  15:40魏华祥

  (三)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认真落实全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办好首届儒商大会和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等重要活动,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引进落地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全力抓好市场主体规范提升,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配套、“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发展的良性格局。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装备更新、工艺革新和产品创新,推进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

  (四)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省属企业产业整合重组,扎实做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符合条件的省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工作,年内所有涉农村居全面完成清产核资,50%的涉农村居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

  (五)着力强化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中央关于打赢打好几场标志性战役的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等攻坚战,切实解决各领域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年内基本完成17.2万省扶贫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脱贫。加快推进滩区迁建工程,全面开工筑堤保护工程,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开工40个以上。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年内50%的县(市)建成机制完善、成效明显的县域医共体。深入实施教育惠民重点工程,年底前按计划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

  (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做好对企业的服务。积极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推动过程优化、流程再造,“一次办好”事项占依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比重达到90%以上。健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功能,变单项、单边审批为并联审批。

  15:51魏长民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15:52新华社记者

  如何看待下半年经济运行走势?

  15:53魏华祥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中美贸易摩擦的后续影响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国内宏观环境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制约,扩大消费难度加大,打好三大攻坚战任务仍十分艰巨等等。同时也要看到,下半年我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仍具有较多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从工作推进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为新时代我省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以坚强使命担当,直面问题短板,组织开展对标苏浙粤的高层次、大范围、宽领域学习考察,引起全省上下强烈震动和深刻反思,展开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更新。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分别成立了“10+3”专班推进“十强”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并同步谋划了一批大工程、大项目,将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的拉动和支撑。

  从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看,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快于一、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50%,对经济的拉动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是增长快,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比GDP高1.9个百分点,比工业高3.0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3.4个百分点。二是占比高,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9.6%;三是贡献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4%,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服务业大多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受投资波动影响小;多根植于本地市场,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小;产品差异化程度高,受需求波动影响小,下半年将继续发挥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作用。

  15:55魏华祥

  从市场供需看,自2016年10月份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21个月呈上升态势,主要工业产品价格稳定,市场稳步扩张趋势明显。工业库存与产成品库存保持协调增长,需求扩大带动企业补库存意愿有所增强,全省工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7.6天,同比减少4.3天。特别是通过加大环保约束“倒逼”,一大批过剩的“两高”行业企业被淘汰,被淘汰掉的企业虽然影响增量,但生存下来的企业市场空间更大、效益更好。

  从市场主体看,去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50万户,今年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70.5万户,增长10.1%;累计达到865万户,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从先行指标看,全国、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4.99和126.46,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两旺,5月末求人倍率上升到1.28。此外,国家近期加大定向降准力度,促进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有利于缓解实体经济资金紧张状况。

  综合分析,进入三季度,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有序落实到位,有利因素将逐渐积聚并占主导,总体经济形势下半年将好于上半年,全年经济运行有望呈现“平缓开局、稳步回升”的走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15:56经济导报记者

  上半年工业亮点及“十强”产业推进情况?

  16:00陆万明


山东省统计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 陆万明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工业的亮点。今年以来,我省工业领域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供给质量明显改善,亮点可以用“四个新”概括。

  一是去产能深入推进,“去粗存精”呈现新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全省工业去产能工作不断深化,企业产能利用水平连续9个季度保持稳定,重点行业市场供需改善,去产能逐步由总量缩减转向结构升级。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7%。其中,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为80%;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2%,虽未完全达到产能利用合理水平,但出现两个方面明显变化,一是盈利水平大幅提高,1-5月实现利润增长1.4倍。二是内部结构明显优化,全省钢铁行业中的冶炼业增加值仅占20.9%,而压延深加工规模占比达到79.1%。

  二是新动能蓬勃发展,“无中生有”打造新引擎。关键领域改革持续发力,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上半年,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8.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其中,光纤光缆及锂离子电池制造、电子器件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6%、15.4%和11.3%,依次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3、10.1和6.0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9.4%、37.7%、69.2%和58.3%,新产品进一步彰显蓬勃生机。

  三是传统行业转型步伐加快,“有中出新”焕发新活力。上半年,能源原材料行业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2个百分点;化工行业中,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3%,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0.0个百分点。二季度景气调查显示,66.7%的企业投资用于“设备升级改造”,比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比例高43.6个百分点。

  四是结构调整蹄疾步稳,“新旧交替”展现新局面。上半年,工业增长源动力发生明显转换,以创新驱动为明显特征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为39.9%,是工业增长的首要拉动力量。消费拉动作用提升,消费品行业增加值增长4.8%,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生产持续减缓,实现增加值增长4.9%,低于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

  16:01陆万明

  第二个问题,十强产业的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我省聚焦“5+5”十强产业,通过做优做强“十强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十强产业中工业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情况明显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省统计局掌握的情况看,上半年,我省十强产业中的工业产业增长迅速,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工业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2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制造业部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6%、10.5%和8.2%,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3、5.2和2.9个百分点。从销售看,上半年,我省四大工业产业实现销售产值23249.2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

  16:03大众日报记者

  上半年消费市场呈现哪些特点?

  16:09陆万明

  随着山东经济转型和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新型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更加追求产品及服务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带动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上半年,我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同比增长9.3%。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乡村市场较快发展。上半年,全省乡村市场零售额增长10.3%,快于城镇市场1.2个百分点。二是商品零售强力支撑。上半年,全省商品零售额增长9.1%,占全部零售总额比重为89.2%,是支撑市场的主要力量。三是新兴业态释放潜力。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引领消费模式创新,上半年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1.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6.9%。

  从消费热点看,呈现三大变化。一是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转型升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下,产业升级不断契合消费升级需求,智能信息通讯,文化健康养生、绿色环保家居等商品备受青睐。二是商品消费向服务性消费转变。上半年,全省家庭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三类支出分别是850元、1355元和809元,同比增长12.4%、12.5%和10.5%。乡村游、自驾游、休闲游等旅游服务消费持续火爆,拉动全省住宿业、餐饮业较快增长。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收入增长10.3%,餐饮业餐费收入增长7.0%,分别比前5个月加快0.7和0.8个百分点。三是单一经营模式向多元形式转变。网上零售增势强劲,传统零售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相互促进,上半年包括百货店、专业店等在内的传统零售业态零售额增长7.7%,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价格看,全省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连续21个月上涨,在传导效应的作用下,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工业品及相关产业链条的商品消费价格上涨动力较强。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2%,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价格总体走势平稳。从分类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全面上涨。其中,衣着价格上涨4.5%,涨幅居首,影响CPI上涨0.4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2.9%,影响CPI上涨0.6个百分点,是拉动CPI上行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涨幅扩大。上半年,全省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3.5个百分点。调查统计的14个类别中,13类价格上涨,1类价格回落。其中,鸡蛋价格去年同期较低,目前呈恢复性上涨,涨幅为22.8%;猪肉价格继续走低,下降14.6%,延续了去年一季度以来同比下降趋势。近期随着生猪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出局、养殖户主动收缩产能,供大于求的局面虽有所缓解,预计后期猪肉价格或将趋于稳定。

  16:10齐鲁晚报记者

  山东在“双招双引”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16:10关兆泉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关兆泉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对外开放新形势,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一起抓,更加注重模式创新与理念更新,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重塑山东对外开放新优势。省发改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创新思路、狠抓落实,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政策引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把引资引才引智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改变过去简单规模扩张的传统做法,树立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在编制重大战略、重点规划、具体方案时,围绕产业布局、功能分区、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等方面,谋划制定相关政策,统筹各类要素资源,助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迈上新水平。

  二是强化重大项目策划实施。牢牢抓住项目这一“牛鼻子”,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建设,围绕“四新四化”储备谋划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合作重点,加强宣传推介,提升项目策划、包装、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纳入重大项目库,推进全程服务,推动项目快落地、快施工、快投产、快见效。

  三是强化特色集群培植壮大。特色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是招商引智的“金招牌”。近期,我们会同各市及有关部门,按照高标定位、相对集聚、错位融合、统筹协调的原则,精心筛选了首批70个重点推进产业集群。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十强”产业,谋划引进更多创新型、基地型、补链型、终端型产业项目,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同步加快功能区规划,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制定差异政策,发挥各地突出优势,推动实现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更好契合。

  四是强化高端智库支撑保障。目前,我省“十强”产业专班分别组建了产业智库,已遴选确定首批专家245人,其中两院院士26位。创新购买智力服务方式,密切与智库的深层次合作,充分发挥一流专家引领作用和资源优势,实施专业化、国际化招才引智,在重大决策咨询、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最大程度地发挥智库先导、中介和服务作用。

  五是强化载体平台协同创新。突破单一思维和传统路径,更好发挥信息、网络、平台作用,高点定位、高端对接、高效推进。借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模式,积极引导创投机构、产业基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发挥自身人才或资本优势,发起设立各类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人才资源、社会资本和产业需求有效对接,推动领军人才的持续引进、孵化项目的基金跟投、科技成果的山东转化。

  16:17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全省高铁规划的总体情况和下半年的具体工作?

  16:20关兆泉

  “十二五”以来,我省铁路建设完成投资2450亿元,新建改建铁路里程5400公里,新增铁路运营里程2340公里,比建国60年来的总和还要多,是山东铁路发展最好、最快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目前我省高铁通道进出口只有3个,高铁路网密度仅居全国第12位。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去年下半年以来,省发改委对现有的“三横五纵”高铁规划进行了优化完善,通过加密、提速、扩通道,形成了以“四横六纵”为“主骨架”的高铁网络布局,加快构建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1、2、3小时”交通圈,即:济南至周边市半小时通达;济南至青岛、青岛至周边市、全省相邻各市1小时通达,济南与省内各市2小时通达,省内各市之间3小时通达;济南与上海、南京、杭州、武汉、西安、郑州、沈阳、合肥、南昌、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12个主要城市3小时左右通达。我们计划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调整建设时序,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通道建设,统筹高铁、城际、市域铁路等融合发展,到2022年基本实现全省高铁网络现代化。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今年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研究调整全省快速铁路网规划。对我省现有高铁网规划优化调整,加密高铁网络,提升建设标准,扩充高铁对外通联能力。

  二是优化整合铁路建设资源。整合山东铁投公司、济青高铁公司、鲁南高铁公司和铁路基金公司,组建成立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统筹推进全省铁路发展规划实施,牵头负责项目投融资、工程建设、土地综合开发和运营管理等工作。

  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一方面,加快前期工作,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力争郑济高铁山东段、京九高铁山东段等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加快济青高铁、鲁南高铁等11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济青高铁、青连铁路等4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铁路通车里程511公里。

  四是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化进程,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投融资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16:21魏长民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政府办公厅刘震。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