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创新做好河长制工作水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
【 字体:
打印
时间:2018-10-15 10:40 来源:省水利厅

  近年来,荣成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为引领,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面推行河流水域环境保护。目前,全市所有河流、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一、坚持以上率下,形成了全覆盖制度化的责任体系。学习江苏、浙江等省先进经验,探索环境综合治理新机制,在省内率先启动“河长制”,并逐步巩固提升。一是明确河长责任体系。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河长的领导小组,将105条主要河流落实给28名市级班子成员、104名镇街干部、475名村级负责人分包,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坚持一套机制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二是细化部门责任体系。在全省县级率先成立了编制15人的正科级河长办,镇街均设立专门机构,做到人员、组织、资金“三到位”;确定水利、海洋渔业等21个牵头部门,建立每月市级河长1次、镇级河长3次、村级河长4次的全程徒步巡河机制。三是完善督查考核体系。把“河长制”纳入市镇村三级岗位责任制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实行“周汇总、旬调度、月考核”,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月听取河长工作汇报,并通报考核结果,切实做到了“水流到哪里,责任就落实到哪里”。四是激活了公众参与的社会责任。荣成市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大“河长制”宣传力度,营造了全市“关爱河流、珍惜河流、保护河流”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河道管理的处罚性制度,突出抓了一批涉河案件的处置,对各种河道违法行为起到了必要的震慑作用。

  二、坚持博取众长,创建了全时空智能化的监管体系。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配合,立足荣成市实际,投资600多万元,成功研发融合河长办公、智能手机APP、视频监控为一体的河长制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推动实现智能化监管。一是实现公众参与便捷化。公众通过手机APP,可随时查看每条河流、河长及河管员信息,快捷反馈问题,实时监督河长、河管员巡河履职行为,提升全社会对“河长制”的认知度、参与度。二是实现河长办公智慧化。各级河长、河管员、督查员通过APP系统,与管理平台联网,方便快速提报问题;平台自动生成问题提示单、督办单并跟踪督导落实情况,实现问题发现、上报、解决、验收闭环智能监管,开启“掌上治水”新模式。三是实现监测监控全域化。把河长制管理平台纳入“智慧城市”体系,共享环保、公安、畜牧、水利等多行业视频监控资源,对重点河道和企业排污口24小时监控,实时掌握主要河段、敏感企业管理状态,从源头上及时发现和杜绝污染入河。四是实现管理评估规范化。平台自动记录各级河长履职、问题处置、计划任务完成等情况,按月度、季度、年度自动打分,形成综合考核排名,有效规避人情因素,准确反映河长履职真实情况,激发各级河长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建章立制,构建全方位常态化的保障体系。坚持“水里岸上同步治、陆地海洋一起治”,推行“河管员+湾管员+环境网格员”公司化运营模式,做到每条河流治到底。一是完善以效率提升为目标的管护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公开竞标、择优确定专业物业保洁公司,提高河道垃圾清理能力;将全市105条河流划分为5大片区,由19支队伍、159人分包管护,实现河道管护全覆盖、无盲区。二是完善以问题隐患为导向的整治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分阶段、分轻重的原则,将入河污染源作为整治重点,先后投资12亿元启动14个领域的环保整治行动,关停石材、海带加工企业、禽畜养殖场、干制海产品晒场2200多家;投资15亿元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厕所革命,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成为全省农村厕所改造全覆盖示范县。三是建立以资金扶持为支撑的保障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奖补资金1000万元,用于河道综合整治;安排专项资金350万元,用于发放河管员等人员工资;设置绩效考核奖励资金20万元,根据物业保洁公司工作业绩考核年度总得分核发绩效。目前,河管员巡河率、问题提报率100%,解决率达90%以上,巡河质量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 李鼎
分享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