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文化厅抓住政务公开这个牛鼻子,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官方网站为主阵地,搭建各类公开平台,全力推进文化系统政务公开上水平。在2016年省政府政务公开考核中列省直部门第一名。以政务公开推动督查落实、优化服务、提高效能,促进了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文化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中我们见到了成效、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信心。
一、围绕升级抓公开。进一步强化公开理念,拓展公开渠道,优化公开效果,打造政务公开“升级版”。一是升级公开理念。在文化系统树立“政务公开最大化”的理念,让政务公开成为自觉。每年举办两次培训班,强化文化工作者公开意识。梳理编印《政务公开学习手册》,制定《年度政务公开方案》,把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处室、每个责任人。厅机关人手一份,人人学习,人人践行。如今,省直文化系统政务公开的氛围日渐浓厚,自觉性不断增强,凡是制定印发的最新政策、通知,各业务处室都会主动要求及时公开,凡是出台的惠民政策,都会联系办公室邀请媒体发布并解读。二是升级公开平台。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建设,持续推进以厅网站为主的“一网两微一端”政务公开平台升级工作。2011年以来,先后对厅网站进行4次改版升级,增设场景式导航,设立网上服务大厅,对公众查询较多的行政审批项目,设置专题页面,提供办事指南和填报说明,方便用户快速、便捷获取服务。2016年,在文化部政府网站群绩效评估中,山东省文化厅网站连续4年获全国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第一名,连续4年获“年度最佳奖”。其中《文化资讯》栏目荣获全国“2016年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类精品栏目奖”。在夯实政务发布主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政务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建设,“两微一端”成为信息发布的有效平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三是升级公开效果。不仅注重公开过程,更加注重政务公开效果,在公开重要信息、重大政策的同时,同步公开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形式解读资料,把政策讲活讲透,让群众看的到、听得懂,推动政务信息深入人心。去年,《山东省文化志愿服务实施办法》、《山东省文化厅“十三五”时期艺术事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我们结合社会关注点,协调业务处室、相关专家进行解读,接受媒体专访。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系列解读,一张图教你读懂“十三五”时期艺术事业发展规划,文化志愿服务实施办法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的解读文稿,易读性强、点击量高、传播性广,深受大家欢迎。
二、围绕转型抓公开。近年来,面对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诉求、获取信息日益旺盛的新局面,积极转变政务公开服务理念,优化政民互动交流。一是变“被动知晓”为“主动回应”。在厅网站开设“厅长信箱”、“在线投诉”、“意见建议”等互动交流栏目,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广泛收集网民来信,主动回应群众问题。2016年,共有效处理群众网上邮件75件,涉及地方戏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等多方面,每一封来信均挂办文单,按正式办文程序运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感到省文化厅网站有音必回、有求必应,确实很管用。我们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问题特点,将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会同业务处室有针对性的进行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答疑解惑,扩大社会认同,让群众感到很实用。二是变“单向式互动”为“融入式参与”。涉及全省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出台前,主动在厅网站“意见征集”版块汇集网民意见。2016年,在厅网站显著位置开设“2016年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意见征集”、“山东省“十三五”时期艺术事业发展规划意见征集”等多个征集窗口,诚邀社会各界对山东文化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对收到的意见,及时研究处理回复。如,泰安、济宁等地群众、院团来信,提出“加大对基层院团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民间戏曲的保护力度,加强对优秀戏曲剧本的扶植”等建议,我们会同业务处室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并写入《山东省十三五”时期艺术事业发展规划》,同时将采纳结果反馈给来信人,得到好评。通过“集民意、汇民智”,变“单向式互动”为“融入式参与”,充分调动公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围绕惠民抓公开。2016年,通过梳理文化惠民清单,与新闻媒体合作,将全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资讯向公众集中展示,提高政务信息传播的可视、可读、可感度。一是梳理文化惠民清单。每月月底,及时梳理、汇总下个月省直单位文化演出、展览、活动清单,编印《文化惠民早知道》手册,在省直各文化场馆和剧场免费发放。同时通过“两微一端”及合作媒体进行推送,让群众及时了解文化惠民信息。有群众来信反映,他习惯每月最后两天看“文化山东”微博微信,第一时间知晓下个月文化惠民信息,希望文化厅把这项惠民工作继续开展下去。二是搭建惠民发布平台。与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十二个山东文化艺术宣传平台。这些媒体依据自身特色、受众特点,开设专刊、专栏或专题,及时发布解读惠民资讯,将政务活动信息转化为生动活泼、受众广泛的媒体语言,有效提升了信息公开的到达率。比如,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报刊,每周“齐鲁大看台”专栏都对下周精彩展演信息进行发布,阵地虽小作用却大,省直文化活动参与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