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时间:2017-09-01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山东省
公安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鲁卫发〔2017〕30号

   

各市卫生计生委、公安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5〕96号)精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方便群众办证,省卫生计生委、省公安厅联合制定了《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市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文件,并于2017年12月31日前报省卫生计生委和省公安厅备案。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山东省公安厅
2017年8月10日

   

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母婴保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申领、发放、使用和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出生医学证明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出具的,证明新生儿出生状态、血亲关系,申报国籍、户籍,取得公民身份号码的法定医学证明。

    第三条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应当遵照本办法要求,依法为新生儿签发国家统一制发的出生医学证明。

    第四条 各级卫生计生、公安行政部门、证件管理和签发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分别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使用工作。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委托省妇幼保健院承担全省证件事务性工作。市、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别负责辖区各级出生医学证明具体管理与监督。可书面委托同级相关机构承担出生医学证明的事务性工作,明确受委托机构职责,并报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受委托机构应严格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履行职责,设专职人员,做好相关事务性管理工作。

    第六条 具备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为签发机构。签发机构要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申领、出入库、保管、签发、印章管理、废证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制度,加强宣传工作,受理群众咨询,规范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并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 各级公安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查处、打击本辖区伪造、变造、盗窃、骗取、买卖出生医学证明、印章,以及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户口登记机关依据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出生登记,并留存副页作为出生登记的原始凭证。

    第八条 出生医学证明实行属地管理。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出生医学证明受委托管理和签发机构进行审核登记,经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现场复核同意后通报同级公安部门,并报省卫生计生委备案(备案登记表见附件1)。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和签发机构名单主动向社会公开,并严格实行动态管理。

第三章 工作制度

    第九条 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实行逐级上报计划、申领配发制度。各级管理和签发机构根据年度需求做好计划并逐级上报,各市次年的订购数量于当年10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省妇幼保健院。

    各级管理和签发机构按季度申领、配发证件(配发表见附件2)。申领配发出生医学证明时,需提交领取审批表(见附件3)、申领经办人(委托人)证明(附件4)、领取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各级管理和签发机构必须按号码顺序发放证件。

    第十条 各级管理和签发机构要建立出入库登记签字制度(出入库登记表见附件5),落实专人运送和保管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出入库时至少有2名证件管理人员验收并登记。如有损坏、编号或数量有误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逐级上报省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一经出库,不得进行调剂。

    第十一条 各级管理和签发机构要严格执行证件存放双人双锁和专人管理制度,相关操作人员实行实名制,如需调整更换须提前逐级报告省妇幼保健院并按规定核准或核销。空白出生医学证明的保管要达到以下基本标准。

    (一)保存、签发场所独立房间,布局合理,领证人与签发区域合理分开,不得从事其他业务。

    (二)证件存放环境整洁,相对湿度不超过30%,温度-5-40℃,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防潮、防虫、防鼠和防火等措施齐全。

    (三)出生医学证明应存放于专用保险柜中,存放房间应加设铁门、内屋门锁和防盗门窗,并安装监控设施。

    (四)当天未签发的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必须放回保险柜,并做好当日的交接记录。

    第十二条 各级管理和签发机构要严格遵守出生医学证明印章(包括专用章和补发专用章)管理使用制度。

    (一)出生医学证明印章由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监制,并及时将印模抄送至同级公安户口登记机关和上级卫生计生部门;各市卫生计生委及时上报省卫生计生委备案。

    (二)专用章用于首次签发、换发;补发专用章用于补发。

    (三)证件正页、副页和存根均需加盖印章,不得盖骑缝章或其它印章。

    (四)落实专人管理,证章分开,空白出生医学证明严禁盖章。

    (五)出生医学证明印章遗失、损毁或签发机构名称变更的,须及时报告县(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部门,申请刻制新章重新上报备案并通报同级公安部门。

    (六)签发机构变更名称、撤并或取消资质的,须在15个工作日内将原印章上交所在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销毁。

    第十三条 各级管理和签发机构要建立完善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制度,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将出生医学证明存根及相关资料分类归档,永久保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进度,做好信息登记和报告工作(信息报告卡见附件6)。

    各级管理和签发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因管理、签发证件而掌握的公民个人消息,须予以保密、不得私自泄露;信息数据要做好安全备份。

    第十四条 各级管理机构要落实人员培训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签发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出生医学证明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签发流程、证件管理、印章管理、档案管理、真伪鉴别和系统操作使用等。

    第十五条 各级管理机构、签发机构和助产机构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将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的条件、流程、办证时限、注意事项等进行公开,指导群众申领证件。

第四章 签发管理

    第十六条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包括首次签发、换发和补发。

    首次签发是指签发机构第一次为新生儿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换发是指原签发机构为因当事人或签发机构责任导致原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新生儿更换证件。补发是指原签发机构所在县(区、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为因遗失、被盗等情况造成出生医学证明丧失的新生儿补办证件。

    第十七条 首次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应当填写首次签发登记表,并规范签发证件(见附件7)。

    第十八条 申领出生医学证明时只能提供新生儿母亲信息的,新生儿母亲须出具情况说明和书面声明(附件8),签发机构须将情况说明、书面声明与存根一并保存。只能提供父亲信息的,新生儿父亲须凭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复印件、书面声明(见附件8)和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向拟落户地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其指定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参照出生情况,并依据书面声明和亲子鉴定证明签发证件,以上材料存档保存。

    第十九条 在具有签发资质的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包括在家中或途中急产分娩后送该机构进行断脐、胎盘、会阴撕裂等处理的),由新生儿母亲及时向该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申领时按第十七条规定提供相关材料。领证人不是新生儿母亲本人的,还需提供新生儿母亲签字的授权委托书(见附件9)、领证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只能提供新生儿母亲或父亲信息的,应按第十八条规定提供相关材料。

    第二十条 在不具有签发资质的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应由新生儿母亲及时向新生儿出生地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申领时除按第十七条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外,还应提交相关助产机构证明和记载分娩信息的材料。只能提供新生儿母亲信息的或无法核实母亲信息的,应按第十八条规定提供相关材料。

    第二十一条 在具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外(以下简称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由本人或其监护人向拟落户地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申领时应提供除按第十七条或第十八条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外,还需要提供:

    (一)亲子关系声明(附件10)。

    (二)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三)如有接生人员,需提供接生人员接生情况证明(附件11)。

    (四)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首次签发登记表(附件12)。

    第二十二条 新生儿出生后原则上应在1个月以内按要求申领出生医学证明。超过1年时间未申领的,首次申领时需向签发机构提交产妇病历复印件(包含首页、分娩记录、出院记录)、住院费用结算凭证、逾期情况说明等,并作出个人信息真实承诺。如无法提供以上资料,须提交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原助产机构撤并的,参照第二十一条要求,由原机构所在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第二十三条 签发机构应当依照新生儿父母的有效证件录入其父母的信息。其父母所持证件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时,须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验证机具验证。对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不能通过验证或无法核实身份信息的,由签发机构出具身份信息核查函(附件13),并凭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身份核查回执确定父母身份信息。

    第二十四条 新生儿父母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与住院分娩登记的姓名信息不一致的,以有效身份证件为准。住院分娩登记的姓名是公民过去在户口登记机关申报登记并正式使用过的姓名的,应提供相关证明;未在公安户口登记机关申报登记的姓名,应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

    第二十五条 出生医学证明一经签发,签发机构不得对新生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档案材料和数据信息进行更改。

    第二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领人向原签发机构申请换发出生医学证明,同时交回旧证。

    (一)因当事人或签发机构责任导致原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包括私拆副页、乱涂乱改、打印错误、字迹不清、项目不全、严重损坏、未加盖印章、身份证号码或其它信息发生变更等);

    (二)当事人提供法定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要求变更新生儿父母的;

    (三)经公安户口登记机关证实新生儿姓名不能进行出生登记,需要变更新生儿姓名的。

    第二十七条 申请换发时,需提交新生儿父母书面申请、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领证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原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和换发登记表(见附件14)等。

    原出生医学证明无父亲或母亲信息的,只提交新生儿母亲或父亲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复印件;新生儿父母已离婚的,可只提交抚养新生儿一方的有效身份证件和有关抚养关系的证明文件原件、复印件。

    新生儿母亲或父亲因死亡或失踪等无法提交有效身份证件的, 应提交死亡证明或死亡户口注销证明,或法院宣告死亡、失踪的证明文件;新生儿父母均死亡或失踪的, 还应提交新生儿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和身份关系证明原件、复印件。

    第二十八条 签发机构依据当事人提供的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及相关材料,填写换发登记表、换发出生医学证明,并做好换发登记。已办理出生登记的,只换发正页。

    第二十九条 任何签发机构不得以机构外的出生医学证明换发本机构的证明。原签发单位撤并的,当事人需持第二十七条规定材料,到原签发单位所在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机构换发。

    第三十条 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时,当事人应向原签发地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提出申请,需提交新生儿父母或本人书面申请、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户籍所在地公开发行报纸上登载的遗失声明、原出生医学证明存根或副页复印件、补发登记表(见附件15)等。如领证人不是本人或其父母,还需提供委托领证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复印件及授权委托书。原出生医学证明无父亲或母亲信息、新生儿父母已离婚的等情况,可按照第二十七条有关规定办理补发。

    第三十一条 补发机构依据补发登记表及相关材料,规范补发出生医学证明,补发证件内容原则上要与原证信息一致,并加盖补发专用章、做好补发登记。

    已办理出生登记的,只补发正页;未办理的,应向公安部门核查,公安部门出具未随父母双方落户证明,否则不予补发副页。

    第三十二条 签发机构受理首次签发、换发或管理机构受理补发申请后,应按规定审核相关材料,条件符合、手续齐全、经审核无异议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签发出生医学证明。

第五章 废证管理

    第三十三条 出生医学证明废证是指在运输、存储、发放过程中毁损、遗失的空白出生医学证明;或因打印、信息错误等原因未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

    第三十四条 管理和签发机构遗失空白出生医学证明时,应立即向所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保护现场,配合调查,并在所在地公开发行报纸刊登声明作废,在5个工作日内逐级将书面报告上报省妇幼保健院。

    对发生空白证件损毁、发现证件正或副页或存根编号不一致等废证应在出生医学证明三联上分别标示作废,由所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逐级上报至省妇幼保健院。

    第三十五条 管理和签发机构应落实废证信息定期报送制度(统计表见附件16),定期上报废证统计表和分析报告,次年2月底前汇总填报本年度废证登记表,连同废证原件(遗失的除外)送交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幼保健院于次年3月底前报省卫生计生委审核后集中销毁,做好销毁记录。

    第三十六条 各级要加强废证的管理,严格控制废证率。各级管理机构要对辖区年度废证率超过1%的签发机构进行督导,责令整改。

第六章 使用管理

    第三十七条 新生儿出生后原则上应凭出生医学证明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第三十八条 公安户口登记机关在受理新生儿出生登记时应核对出生医学证明载体和信息真伪。

    第三十九条 公安户口登记机关查验无误后拆切、保留出生医学证明副页作为新生儿出生登记的原始凭证,并将出生医学证明正页交还申报人保存。

    申报新生儿出生登记欲变更新生儿姓名的,由户口登记机关按照出生医学证明记载的姓名办理出生登记后,再按照有关规定为其办理姓名变更手续,将出生医学证明记载姓名作为曾用名。

    对不符合签发条件未获得出生医学证明的新生儿,公安户口登记机关经调查核实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出生登记。

    第四十条出生医学证明的真伪鉴定工作由申请鉴定的户口登记机关所在的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统一受理和反馈。户口登记机关在进行户口登记时,如发现可疑出生医学证明,暂不予办理户口登记,将可疑证件和委托鉴别书送至当地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进行真伪鉴定,不得要求群众自行送检。

    当地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收到出生医学证明委托鉴别书和存疑的出生医学证明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鉴别和相关事项确认,出具出生医学证明真伪鉴定书(见附件17)并做好登记。真伪鉴别和处理按照国卫妇幼发〔2013〕52号文件要求执行。

    公安机关除办理案件需要外不直接对外省、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函核查。

    第四十一条 签发地非本县(市、区)的可送至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由其协调签发地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托机构对证件记载信息进行核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发现伪假证件时,应当将证件复印件和真伪鉴定书逐级报送至省妇幼保健院备案。

    第四十二条 各级卫生计生和公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共同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各级卫生计生、公安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签发和使用工作进行监管。

    第四十四条 各级卫生计生和公安部门应将出生医学证明监督管理纳入当地母婴保健执法工作计划,对辖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签发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督查,定期考核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纠正。

    县级卫生计生和公安部门对辖区内签发机构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市级卫生计生和公安部门每年不少于1次,省卫生计生委和省公安厅不定期开展全省督导检查。

    第四十五条 出生医学证明的监督检查内容应包括:证件发运及使用情况;管理、签发机构场地设施情况;管理、签发机构和人员验收备案;签发、管理机构及人员核准核销;证件签发、印章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废证管理及人员考核、培训等。

    第四十六条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和管理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各级证件管理和签发机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管理和签发机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均要签订终身责任制承诺书(承诺书见附件18),做好存档备案。

    第四十七条 各级卫生计生和公安部门应及时纠正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关机构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通报批评或撤销签发资格等处理。

    (一)因运输、存储、管理不善导致出生医学证明损毁或遗失、被盗的;

    (二)在空白出生医学证明上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的;

    (三)超范围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

    (四)将出生医学证明给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助产技术服务或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备案签发机构、个人使用的;

    (五)私自调剂或交换使用出生医学证明的;

    (六)管理、签发出生医学证明时违规或搭车收费的;

    (七)废证率超过1%的;

    (八)工作业务不熟练、作风简单粗暴造成恶劣影响、群众有反映举报并查实的;

    (九)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 伪造、变造、买卖出生医学证明和印章,买卖、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以及买卖或使用伪造、变造的出生医学证明的单位和个人,由卫生计生委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分别作出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见附件19)。

    第四十九条 对隐瞒事实真相,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出生医学证明,导致出生医学证明记载内容不真实的,由申领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管理或签发机构应撤销相应的登记,收缴、撤消已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并书面通知新生儿父亲和母亲户口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部门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适用于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新生儿。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卫生计生委、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0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19年8月9日。原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1.《出生医学证明》备案登记表
          2.《出生医学证明》季度配发表
          3.《出生医学证明》领取审批表
          4.申领经办人(委托人)证明(样表)
          5.《出生医学证明》入出库登记表
          6.出生医学信息报告卡
          7.《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及签发要求
          8.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书面声明(样表)
          9.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授权委托书
          10.亲子关系声明(样表)
          11.情况证明(样表)
          12.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
          13.身份信息核查函
          14.《出生医学证明》换发登记表及登记本
          15.《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登记表及登记本
          16.《出生医学证明》废证季度统计表
          17.《出生医学证明》真伪鉴定书
          18.《出生医学证明》终身责任制承诺书
          19.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监管的法律法规

   

(2017年8月14日印发)

(责任编辑:宗刚英)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验证码: (*)看不清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