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 2001年)
【 字体:
打印
时间:2005-06-24 10:20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政府工作报告

——2001年2月10日在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山东省省长 李春亭


    




    

各位代表: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省政府在深入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后,根据中央的《建议》精神作了认真修改,并提交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原则通过。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请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回顾


    

  “九五”是极不平凡的5年。全省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精神总揽全局,深入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七次党代会精神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开拓,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创了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42亿元,5年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80元,5年增加3822元。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快速增长,产业化、现代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交通、电力、通信等“瓶颈”因素基本消除,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2:47.4:32.4调整为14.8:49.5:35.7。投资、消费、出口持续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增强。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97亿元,新增高速公路1687公里,铁路营业里程556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919万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79万门,发电装机容量778万千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宏观经济保持稳定运行态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从1995年的179亿元增加到463亿元,年均增长20.9%,已连续14年实现收支平衡。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年两个目标”基本实现。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81.8%,111户重点国有企业中有100户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降到15.5%,列入国家重点考核的371户亏损企业脱困面达72.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高到31.6%。商品市场和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镇医药卫生体制和住房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政府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去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49.9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79.1%,其中出口155.3亿美元,增长90.3%;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1.3亿美元。


    

  “科教兴鲁”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全社会科技和人才意识增强,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形成。5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79万项。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普通高校在校生5年增加1倍。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我省运动员在第27届奥运会上获得了2金1银1铜的好成绩。城乡人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9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增长5.8%和7.4%。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8%,5年提高6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6%。贫困县全部脱贫。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5,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取得新进展,“一控双达标”的任务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风气好转,社会秩序稳定。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整风的精神在县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进行了“三讲”教育。坚持依法治省、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认真搞好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建设,新时期“双拥”工作又上新台阶。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坚决取缔和打击了“法轮功”邪教组织和其他封建迷信活动。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省保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各位代表!随着“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省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整个经济和社会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可以自豪地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山东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以崭新的面貌满怀信心地跨入了新的世纪!


    

  “九五”的成就来之不易。5年来,全省上下坚持党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扎扎实实地做好中央指示精神与山东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围绕推进改革和发展,我们全面实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狠抓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牵动全局的工作重点,已取得明显成效,并将对今后的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第二,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趋势出现带来的冲击,我们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方针,突出抓了调整结构、增加投资、开拓市场等工作,加快了农村电网改造、高速公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共争取国债项目525个,总投资527.3亿元,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提高了经济素质。第三,必须以改革统揽全局,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条件。我们积极实施“抓大放小”的方针,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资产重组,重点支持8大集团和136户重点企业集团的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多种形式改制,促进了企业机制的转换,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第四,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省里先后拿出17.1亿元资金,通过专项投入、贴息、国家项目配套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筹集了21.5亿元资金,并成立担保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集中人财物力,狠抓了扶贫攻坚、黄河滩区群众搬迁、小清河治理“3件大事”。加大措施,加快了“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两大跨世纪工程的开发建设。实行东西结合、五方结对,帮促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试点县,组织4市、5大企业对口支援菏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五,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各级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实施再就业工程,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九五”巨大成就的取得,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方面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对人民解放军、武警驻鲁部队和公安干警,对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省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仍比较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进展不快,非公有制经济档次低、规模小;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城市化水平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环境污染仍然较重;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能力较弱;有的地方、部门、企业忽视安全生产,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较差,民族宗教问题上存在不安定因素;有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群众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存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有少数人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今后5到10年,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从国际环境看,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环境看,结构调整到了关键时期,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展望新世纪初期的国内外形势,我们面前既孕育着机遇,又充满着挑战。适应新形势要求,今后5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期末达到1315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100元。经过5年努力,使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信息化、国际化、城市化达到新的水平,经济整体素质、人均占有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到2005年,全省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11:49:40,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城市化水平达到43%;进出口总额达到475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20亿元,年均增长12%。


    

  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所有制结构趋于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由小康向富裕迈进。科技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效益提高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实现新的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都增长6%。消费结构逐步优化,生活环境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总人口控制在9300万左右,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岁。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得到缓解,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全省保持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在完成“十五”计划的基础上,再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综合竞争力提高到全国上游水平,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科技教育发达、生态环境优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地区,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展现“大而强、富而美”的崭新形象。


    

  实现“十五”宏伟目标,并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工作指导上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把加快发展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强化人均意识,抓住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关键环节,加快实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是硬道理。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增强综合实力,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要求必须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坚持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全面推进“科教兴鲁”战略,坚持素质教育为本、科技创新为先、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努力实现科技教育的新跨越,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在新一轮的全球资源、市场、人才、技术的重新组合和配置中争取主动,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必须实施城市化战略,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努力扩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空间;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经济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树立人类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的发展观,建立永续发展的理念,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良好的机遇,严峻的挑战,又一次把我们推到了实现全面振兴的历史关头。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沿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十五”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十五”时期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农业,不能忽视农民问题。“十五”期间,要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工作措施,确保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农村社会长治久安。


    

  增加农民收入牵动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要立足多条途径、多种形式,着重抓好四个环节:第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意识,确保全省基本农田稳定在533万公顷,粮食总产稳定在4000万吨水平上。在此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质为重点,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和名特稀新品种,加快开发新兴产业和绿色食品,适度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大力发展优质林果业和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突出发展奶业,开拓远洋和海外渔业发展空间,搞好海淡水养殖、滩涂开发和水珍品生产。第二,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引导乡镇企业积极创新机制、提升技术、改进管理,再造发展新优势,加快“二次创业”。第三,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增加延伸效益。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膨胀规模,积极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形式,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藏、运销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第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今年在全省普遍推开。要严格按照新办法,除征收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附加外,取消一切专门面向农民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集资摊派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认真按政策办事,不得弄虚作假,不能简单化。同时以税费改革为契机,做好乡镇机构精简和区划调整等工作。


    

  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农业基础。一是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坚持开展以治水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保质保量地完成病险水库加固、骨干河道治理和水源工程项目,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重点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3个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好“良种产业化工程”,加大农作物及畜牧良种的培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尽快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名牌农产品群体。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产前信息服务、产中科技服务和产后销售服务,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


    

  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要坚持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抓好土地延包、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和减轻农民负担等项政策的落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


    

  (二)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坚持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合理配置和整合资源,推动产业结构由水平扩张到纵向提升的转变,提高全省经济整体素质、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结构调整要以实现产业升级为核心,加大力度,重点突破。一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立足优势领域,依托重点企业,追踪世界前沿技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3大新兴产业群,带动海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到2005年实现产业化或形成优势产品,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二是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按照“四个一批”的思路,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大幅度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十五”期间,重点改造10大传统产业,使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纺织、化工、建材、造纸、食品等成为优势明显的支柱行业,使大部分企业具备生产高、新、精、特产品的能力。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引进关键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发展国内有需求、可替代进口的通用设备、船舶制造、环保设备等8大产品系列。采取措施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努力提高其产业水平。积极发展建筑业。建立完善产业转移机制和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是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抓大要强,放小要活,积极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大力发展规模经济。重点培植136户重点企业集团,努力形成20个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配套的企业组织结构。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文化传媒业等新兴产业,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进一步放宽政策,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传统服务业。五是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行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技术,提高设备智能化、柔性化制造技术水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系统、社会公共领域服务、企业信息化工程。加快宽带高速多媒体传输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重点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高速宽带网络及通信产品、高性能信息家电产品、新型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及软件产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提升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推进结构调整必须紧紧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要正确处理近期调整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与调整投资结构相结合,努力实现技术资本、产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贯彻“三改一加强”的方针,加快股份制改造,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支持更多企业到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海外市场上市。鼓励国有企业之间或与其他投资主体,进行合资经营或相互参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已改制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抓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大力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切实重视安全生产,落实责任,健全制度,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抓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健全和完善监事会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稽查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按照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要求,促使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领域、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领域和高科技领域集中,增强控制力。以上市公司和优势企业为依托,加快国有资产重组,搞好资本运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范围,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体制创新,逐步转向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积极支持非公有制高科技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着力培育和发展资本、证券、技术、人才和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继续发展各类商品市场,积极发展连锁、代理、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规范发展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偷逃抗骗税、逃汇骗汇、走私贩私等不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三条保障线”制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抓好资金筹措和基金监管、保值增值机制的建立,充实社会保障资金,增强保障能力。积极搞好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体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劳动价值。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和科技骨干实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管理。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面对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进一步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加快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推进经济运行国际化。深入研究、积极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过渡期条款,做好应对工作,尽快转换政府职能、经济管理方式和企业经营机制,清理、修订有关政策、法规,建立程序规范、政策透明、运作高效的对外开放体制。处理好按世贸组织规则办事与自我保护的关系,着力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趋利避害,抓住用好机遇,尽可能减少冲击。


    

  在全球范围内考虑和安排经济发展,推进资源配置国际化。突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推进大集团和上市公司与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争取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投资性公司和地区总部。重视做好中小企业利用外资工作。结合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探索运用收购、兼并、证券融资、投资基金等新的方式利用外资。加快金融保险、商贸流通、运输、通信、旅游、中介等服务领域利用外资步伐。广泛推行“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的招商方式,拓宽渠道,提高成效。以体制创新促进各类开发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服务,鼓励和支持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重点发展境外带料加工项目和资源开发项目,带动技术设备、商品和劳务输出。积极推动大企业承揽国外大项目,发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加强与兄弟省市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对内开放。


    

  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推进市场国际化。实施科技兴贸,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提高大宗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着力培育优势品牌和骨干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实行大进大出、进出结合、以进带出,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先进技术设备、重要资源进口。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培植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更好地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主攻欧美市场,巩固和发展亚洲市场,加快对新兴市场的开发。积极开展国际连锁经营,建设国际营销网络。


    

  着眼于创造竞争优势,推进开放环境国际化。在继续搞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改善软环境。要强化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讲信誉,守合同,依法维护外商权益。加快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五)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一是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提高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能力,增加技术装备,实现技术跨越。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尽快建设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科研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高层次的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重点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机构。继续推进产学研结合。搞好与中国工程院的全面合作,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三是搞好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大学园区、产学研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和大企业工业园,使其成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四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在应用开发型科研单位改制的基础上,加快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单位的改革。合理调整科研院所布局,优化重组科研资源。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城市市区和经济发达县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高教资源配置,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3%。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集中力量把山东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带动全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网络式远程教育和各类岗位培训。多渠道增加教育经费,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改革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体制,建立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学校自主办学的新机制。


    

  从战略高度重视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尽快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和青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多形式、多渠道吸引和聘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全面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和完善人才市场建设。健全和规范各种奖励制度,推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待遇。


    

  (六)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合理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总体思路、以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主轴,逐步构建起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的城镇体系,形成“两大中心、四个层次、五条城镇发展轴线”的总体格局。强化济南、青岛两个大城市的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要明确城市发展规模、特色和基本方向,搞好科学规划,严格按规划办事,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特别要搞好土地批租、出售、转让公用设施经营权等,实现城建资金的滚动使用和增值。加强城市供水、供气、道路、绿化、人防、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突出抓好户籍管理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搞好行政区划调整,促进二三产业向县城和中心镇聚集。依法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在加快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区发展、争取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持续抓好多方结对、对口支援工作,争取“十五”期间使菏泽市和欠发达地区29个改革开放试点县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要着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南水北调、开通老运河航运、煤电建设项目。重点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抓好适宜本地区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创造良好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大力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吸引并留住人才。借鉴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省里将在政府投资、财政转移支付、信贷投放及社会保障资金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继续给予倾斜。进一步搞好“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加快“京九”和鲁南“大陆桥”产业带发展步伐。


    

  (七)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做好财税金融工作


    

  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强重点建设。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摆到战略位置,通过科学引用黄河水,大力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加大污水处理回用,相机实施海水利用等措施,基本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积极搞好西水东调和南水北调等工程,先期实施向胶东地区应急调水工程。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把投资力度向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城乡电网、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倾斜,着力提高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能源供应能力,实现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由供给导向为主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由增加能力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转变。对关系经济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重点给予保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融资渠道,保证重点建设的资金需求。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资本金制度,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全面推行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理和审计制度,提高工程质量。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强化对投资的宏观调控,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禁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


    

  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税费改革,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和税收体系,强化税收征管,提高财政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强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逐步实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零基预算。重视规避财政风险。科学界定和规范财政支出范围,逐步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证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


    

  努力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发挥国有银行的功能,规范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改进经营机制,提高融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充分运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扩大社会直接融资。运用政府贴息等手段,引导银行信贷投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促进银行业务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八)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高人口素质,防止性别比例失调。搞好人口问题综合治理,把重点放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上,促进工作均衡发展。坚持人口管理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一票否决、追踪奖惩制度,建立健全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资源的集约利用。依法保护和开发水、土地、矿产、森林、海洋等国土资源,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禁无证开采矿产资源,维护资源管理和使用秩序。推进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发替代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搞好农业资源区划,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


    

  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制订和实施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搞好流域综合治理。加快荒山、平原、村庄、干道绿化,对山岭薄地逐步实行退耕还林。重视农村污染防治,控制和防止工业污染,重点治理水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严格控制新污染产生,逐步按环境容量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基本解决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污染问题,近海水质和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功能区划标准。加强环保立法和综合治理,强化执法和监督。


    

  (九)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人民生活向富裕迈进,必须重视做好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工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向城乡居民倾斜的政策,合理调节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差距,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多渠道扩大就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发展劳动力市场,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要特别注重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交通通信条件,增加居住面积,提高环境质量,鼓励计算机、轿车进入家庭,提高电话普及率,并重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以建设文化大省为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挖掘齐鲁文化内涵,突出精品意识,创造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先进文化。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搞好重要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物保护。建立健全医疗预防、健康保障与卫生监督执法“三位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和医药分别核算、分别管理制度,维护好药品和食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快实现中药现代化步伐。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做好老龄工作。进一步做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对台、侨务、档案、史志、气象、防震等项工作。认真宣传和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民族团结。


    

  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双四好”活动,落实好军转干部安置和优抚政策,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把国防教育引向深入。


    

  (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干部群众,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公民。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的研究。搞好科普工作,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省。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行政务、厂务、乡镇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方法规体系,完善法制保障和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大力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支持和推进司法改革,强化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教育、法律、行政手段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和经济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斗争,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继续坚决打击“法轮功”等各种邪教组织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完善打、控、防一体化治安体系,把“保一方平安”的责任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今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今年的工作总的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十五”的良好开局。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9%,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11%、10%。工作中要把增加农民收入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减轻农民负担、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等工作;落实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努力增加投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努力扩大就业,切实关心和安排好人民生活;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和社会各项事业,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今年工作的具体安排部署,省政府还将向大会作计划报告和财政报告。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十五”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抓学习实践,提高政府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政府公务员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要学好邓小平理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自觉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提高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解放思想,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好中央指示精神与山东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抓规范职能,切实提高行政效率。要把政府职能转到规划、管理、协调、服务上,着力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保证市场机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在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精干高效、协调统一、运转有序的政府机构框架和职能规范。改革审批制度,精简审批事项,改进审批方式,规范程序,简化环节,增加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


    

  抓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廉政建设水平。坚持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加快行政管理法制化进程。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避免因决策不当造成损失。坚持从严治政,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以党风政风带民风。对经济犯罪和违法乱纪案件,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遵守从政准则,并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从改革体制、机制和完善制度入手,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和政绩复核、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抓作风转变,扎扎实实地为经济发展、为基层、为群众服好务。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狠抓工作落实,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浮夸虚报等不良风气。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摆脱文山会海,减少公务应酬,多到基层去,到困难和问题多的地方去,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


    

  各位代表!20世纪,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走上了初步振兴之路,古老的齐鲁之邦焕发出青春活力。展望21世纪,谋求更大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又摆在全省人民面前。让我们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
上一篇: